第221页

现在华国依然处于一种极其需要国际认可的状态中。

尤其是2004年刚刚爆发了典型性肺炎,让整个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又有一定的受损。

各方各面的原因,都让华国极需建立起华国的文化招牌。

如果不是国家压力,之前有关机构在《电影拍摄意见》的时候,也不会如此的爽快。

有着有关机构的出面,再加上这件事情就具有宣传价值,所以《公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顺理成章刊登了对于《守门人》的褒扬报道——

“《守门人》,让西方世界知道华国的法律正义!”

这也是秦砚会选择“程序正义”作为创作题材的原因之一。

华国的司法在世界上一直遭受诟病,“华国的司法权力不够独立”、“受到行政影响”、“法律落后”、“华国根本没有法治的土壤”……

秦砚拍摄的《守门人》也是为了打破了这一种陈旧且错误的观念。

《守门人》不仅仅是一部为了赚钱的商业电影,秦砚更希《守门人》能成为一种文化输出。

为什么10年之后,有那么多的华国人会崇拜西方的文化制度?

那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文化影响,比如说电影中西方的腐朽生活,浪漫自由的爱情,英雄色彩的个人主义……

如果想要让华国的电影真正的在世界上立足,那就一定要让西方了解和正确认知华国的文化。

而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公民日报》所传递出来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