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这件事情有多么的困难,只有秦砚自己明白。
难道没有其他的导演试图这样做过吗?有。
李安当年的《饮食男女》其实也是在做这件事情,它外面披着是灯塔国的壳,里面装的是华文化的馅。
除此之外还有太多类似的电影,但绝大部分都失败了。
就像融合菜品一样,口号都喊得很响亮,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结果一不小心就变成全世界都讨厌。
秦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先让《守门人》电影画面、音乐足够吸引人,而且无论皮或者馅料,都有一定的普适性。
比如说秦砚就不敢用“基督教”牌的馅料,也不敢用“改革开放”的皮。
而且秦砚给灯塔国所提供的电影版本中,有很多华国电影所没有的画面。比如说一些宗教元素的设计,同时他们也没有一些华国官场斗争的片段。
秦砚这么设计,就是为了让两个市场都能够接受《守门人》。
秦砚可不奢望自己再能够拍出《古宅》这样一部同时让全球电影爱好者都为之疯狂的电影,那才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虽然《守门人》注定了在两个国家都不能成为最顶尖的电影。
但无论如何秦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就是《守门人》在灯塔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
在北美市场票房上升后,秦砚立刻联系了华影。
毕竟这一次华影是《守门人》的发行商,对于《守门人》的票房,华影比谁都焦急。华影把又立刻上报给有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