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页

而和梁韦信聊了一阵之后,吴承才明白他所说的“运输机”是什么东西。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内地这个时期,居然就已经开始自行研发大型的运输机了。这得是多大的气魄啊!?

第970章 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梁韦信在前往海城之后,在那边做了大量的调查。

这两个月来,他除了给机场寻找建设地点之外,也了解了下海城这边的运输机研究所,在得知了一番情况之后,才给吴承打这个电话。

而从这个电话里,吴承才了解到,内地那边,海城运输机研究所早在七十年代初便已经开始致力于大型运输机的研发。

不过这个事情,后来肯定是不了了之了,否则后世华夏也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制造公司,而得从国外进口了。当然,这里所谓的“进口”,指的是关键性的东西——发动机。

可以说,在后世,华夏这边的战斗机绝对可以说是杠杠的,特别是j系列的战斗机。但是在运输机这一块,却一直很落后。

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这种发展多少是有些畸型的。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国内并不是没有做过大型运输机这方面的研究,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没有成功罢了。

而现在,梁韦信告诉了他这里面的原因。

据梁韦信透露,大型运输机虽然研制成功,也试飞了好几次,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功。然而,它存在的问题却是非常大。

首先就是锻造工艺不行,也就是实际生产力跟不上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比如机身的外表蒙皮,国外那些大型运输机制造厂,可以一整张蒙皮一起做,但国内却没有这样的车床,达不到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拼接,如此一来,机身的重量就要增加不少了。

其次就是一些零部件,其材料工艺,以及制造装配上同样也达不到标准……如此一番弄下来,本来是仿照波音机型的,结果却短了好几米,机翼也小了许多,载荷量自然也就小了许多。

而最关键的还是发动机及一些关键的零部件需要靠进品。

如今的发动机,是靠进口的成品,其仿制工作一直没法取得进展。然而,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靠堆钱能堆得起来的。

这些说起来似乎还不够直观,于是梁韦信又给了吴承一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