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丹,明日的裙裳你待会挂起来,我再看看。那件狐裘还是不穿了,太厚实了,显得我人宽了许多。”她环着手臂想了想:“还是穿嫩柳缎纱绣粉枝花那裙子,明日许是阴天,冬日大家又穿得保暖,我穿个鲜亮得不就显出来了。才子佳人才子佳人,明日我一定得是最漂亮了。”

“天爷啊,小娘子你别冻着了。”崔姑姑拍着大腿劝她。

“还有姑姑。”顾想珑喊住她:“姑姑一定得按我说的,和茶坊、药铺等等的伙计和婆子都说好,卯时我去送了薛三哥哥,辰时我要这事从东十字大街传到西边的东榆林巷。这事我交给姑姑去办,是相信姑姑。”

崔姑姑虽然是坚定不移地希望顾七娘和徐琏奇能成,但这些日子以来她实在不敢做顾七娘的主了,如今又听了这几句推心置腹的话,点着头就答应下来了:“得,姑姑我一定办成。”

顾想珑抚掌,胸有成竹地说:“明日我们一定成!”

作者有话要说:修文。20201108

☆、第 16 章

正所谓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大颂,虽然世家大族把握着朝堂半数席位,但寒门子弟也有一条通天的青云大道,有机会与世家贵族子弟并肩立于朝堂、记入青史。这条路,便是科举。

本朝科举每三年一回,分为三试,在各州府举解试,通过的考生被称为举子,从全国各地赴京参加来年的会试。会试取中者才有资格参加最终的殿试,由皇帝钦点出状元郎来。而此前解试第一称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为会元。只有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皆取得第一名,才能被称为三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