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映完后,不少人还沉浸在《那些年》的情节中不能自拔,这个时候网上有了开始大量黑《那些年》的文章了。
“史上最糟心的电影《那些年》。”
“中学上课打手枪,大学校园捡肥皂。《那些年》价值观严重扭曲。”
“不合情理青春电影,男主女主竟然没有牵手任何身体接触。”
……
一方面,是童冰的价值观大热,另一方面同时是《那些年》被黑。网上不少网友都被这些文章所吸引,毕竟看试映的是少数,大多数都是不明真相的观众。所以网上又开启了对《那些年》的一段黑潮。
“抵制《那些年》,抵制捡肥皂。”
“打手枪加捡肥皂。这样的电影,这样的价值观我也是服了。”
“打手枪是因为没女朋友,捡肥皂是因为对女生不感兴趣。这部电影果然是重口味。”
“弱弱的问一句,你们的脑子被踢了吗?那主题曲在那摆着呢?这可是一部十足的青春片。”
……
可以说今天的电影看得杜晓娟有些泪奔,更不要提这部电影给杜晓娟找到了创作思路。自己的青春价价值观也被找回,所以杜晓娟打开了电脑,准备看一下网上对于《那些年》试映的评价。
接着杜晓娟就登陆了影视论坛。这里几首有着华夏每一部上映电影的评价,虽然《那些年》还没有上映,但是关于媒体和大家的评价应该也显现在影视论坛了。
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杜晓娟有些意想清欢,到处都有着抵制和黑《那些上》的文章。而且都以三观不正为由,有些激动的甚至建议封杀这部电影。
看到理由时杜晓娟也有些发笑。“打手枪和捡肥皂。”
这打手枪好歹是在课堂上,可这捡肥皂只是一笔代过或者暗示。就算是打手枪,杜晓娟觉得这部电影离抵制也还有些距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