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页

对于这样正常的责问,林牧就很重视了,亲身回答,也算是了了当初一个心结。

一页书:“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需要了解一件事情:作者思维。

一部小说里,作者与读者不同,读者只要顺着主线看就好了,什么思想都不用去想。

但作者不同,作者的思维,就是要让故事尽量有耐读性,让一些情节具有多面解读,同样是作者的一个必备素质,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导演就是故意设置个两难选择,让影迷在思考中,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有影迷非要导演说出最后的真相,那反而落了下乘,难道非要导演说:我就是想让你们纠结,故意用一个个细节,增加这种矛盾感么?

小说同样如此。

有时候,作者就是故意要你纠结,让你思考,力求达到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理解了这一点,相信大家就能明白《笑傲》里,为什么会有一些前后矛盾,以及一些仿佛‘故意搞事情’的细节描写了。

当然,作者是不会承认这一点的,你们读者怎么想、怎么解读,是你们读者的事情……”

如果说,林牧的这个回复,还只是让一些读者鄙视他玩小心思的话,那后面林牧发出的一篇文,就让一些读者开始深思起来。

“《谁能确定一本小说的主体思想?》”

“大家或许还都记得鲁迅的那个‘晚安’的过度解读,一度将其当成笑话看,也又此来怦击其他过度解读的文章。

这当然是对的,过度解读很没意思,但谁能确定一本书的思想?

作者?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答案,但就像是我前面所说,如果作者有意让读者纠结,故意设置两个不同的选择,那是否就能确定这本书的思想就是……

作者故意搞事情,故意让你们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