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那些人所代表的,就是舆论,就是电影批评界的风向,他们那么一致的对章子芳看好,某种程度上来说,至少意味着章子芳的这部《承诺》应该是的确挺合这帮欧洲艺术家的口味的。
虽然他们决定不了奖项的归属,但他们在哄抬一个导演的名气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而名气越来越大,在电影节评奖来说,自然就更有可能对评委们施加更大一些的舆情压力。
总之,好事儿!
对于章子芳,对于《承诺》,乃至对于中国电影的国际声誉,都是好事儿!
李谦由衷的恭喜她。
但很遗憾的是,已经没有时间再做一次深聊了。
放映厅的旁边,就有一位脖子里挂着相机的记者等着呢,接下来,章子芳肯定会接受一波采访和访谈,欧洲的,和国内的。
而明天上午,《红高粱》就要第一次真正的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接受欧洲人民和欧洲的艺术家、电影批评家们的检阅了。
至于能不能拿奖……随他们去球!
第163章 观众反应似乎不错?
第二天一大早,章子芳就也赶过来捧场来了。
大家都来自中国,而且今年中国跑来柏林参加电影节的就这两个剧组,互相捧场,自然是很应该的一件事。
她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看来是昨天诸事顺遂。
等到把她送进去了,几个国内跑来报道柏林电影节的记者也陆续到来,大家握手,合影,然后送进放映厅。
接下来,随着放映时间点的到来,陆续有一些重量级的影评人到来——其实按道理来说,影评人嘛,就是靠写影视评论吃饭的,有资格被柏林电影节官方邀请来参展,而且还是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当然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评。
但实话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看这部往往就看不了那部,所以这个时候,人面熟不熟,人脉到没到,就比较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