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页

因为按照刘承章的描述,他这部戏的重心,完全就是在那种仙侠的气质,或者干脆说,就是在特效上!演员的脸,和演技,反倒并不是太过重要!

如果能把演员片酬的开支缩减个一千多万,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全面的减负,大牌少了,拍摄期间的开支就跟着减少,酒店不用订那么高档了吧?跟着吃饭的助理啊经纪人啊神马的,没那么多了吧?这可都是钱!

按照这个办法,把这部戏的投资压制到六千万左右,加上宣发,总投资不超过一亿,那么这部戏回收成本的压力,就会极大地降低!

同时,如果再能给这部电影修改一下剧本主线,也或者说,是调整一下整部戏的重心,让特技、让“仙侠”这个概念为故事服务,而不是像现在李谦看到的剧本这样,故事剧情散乱,很多线索都是有头没尾的,整个的就是准备极大的凸显出“仙”这个字,却忽略了电影讲故事的本质的话,这部电影大卖,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还是那个例子,另外那个时空当年的《倩女幽魂》,就是这么红遍亚洲的!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艺术家,是疯子的一种。

尤其是现在的刘承章,在电影票房上连续的成功,已经让他的信心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所以,他不但要拿出一个新概念,不但要做国内影坛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电脑特效的电影,而且他还要最大的投资,要最好最贵的演员!

只能说,再牛逼的鬼才,也有昏了头的时候!

大家认识不久,交情还浅,有些话是既不适合说,说了也没用,李谦就干脆不说,只是委婉地建议,让刘承章可以多拉几家投资,尽可能地分散风险,刘承章听了却是一脸诡异的笑容——李谦稍一寻思就明白了,敢情他以为自己这么说,是明湖文化也想要跟着他发一票财的意思!

于是,干脆就不说了,大家喝喝茶,吹吹牛逼,夸一夸他这个思路,你好我好大家愉快!反正这八千万的投资里,光是要砸在电脑特效上的钱,就高达三千多万!而这些钱,只有少部分是属于刘承章自己那家特效工作室的,更大的一块肉,要落到明湖文化的特效部门的碗里!

第95章 它也该爆发了!

刘承章的《剑仙》上市之后,或许会大卖,或许会赔到连底裤都卖了,其实都跟明湖文化无关,明湖文化不但会通过特效部门大赚一笔,而且还会通过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再次把自己的制作能力往上拔高一个台阶!

何乐而不为?

李谦看了剧本大纲,扯了半天,很轻松地点头答应了客串出演的要求,回头让人直接来签合同就行,如果拍摄需要的时间不超过三天,那就连片酬都省了,纯友情出演,只需要管吃管住报销路费即可。

至于朱强,那个角色略有些吃重,按照刘承章拍电影一贯的速度,估计朱强如果接了他的男三号,就算戏份有限,也得在剧组待上三五个月,所以,李谦不能、也不愿意代他答应,只能原则上表示没问题,具体情况,档期啊,片酬啊什么的,还需要让他派人去跟邹文槐和朱强再仔细的谈一谈。

然后,刘承章心满意足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