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李谦的创作才华仍是无解的,而且也看不出有丝毫要枯竭的意思,似乎电影、电视剧上的分心,对他的音乐创作,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一家已经发展到当下这个规模的唱片公司,肯定不能只靠李谦一个人的作品来撑。
所以,着重培养几个、甚至一批自己嫡系的创作人,是任何一个人坐到谢铭远这个位子上,都会最最优先去考虑的——这才是最稳妥的长久之计。
然后,齐洁问:孙美美这次也没回来,是不是以后就真的要长期驻扎在美国了?那么,既然有了李谦为廖辽特意做的这个“全球计划”,这一步反正已经迈出去了,那么,有没有必要趁机在美国当地,开设一家分公司,尝试运作一下美国的市场?
李谦想了想,摇头否定了。
廖辽有那个实力,李谦手里也有歌,再加上机会很合适,所以,李谦才决定要把她推出国门去,推向国际,但就当下来看,明湖文化暂时还并没有成为全球型唱片公司的能力和底气。
别的不说,单单只是一个发行网络,就足够把明湖文化死死卡住了。
要知道,像滚石、像索尼,那可都是经过数十年发展,一步步的深耕、一步步的推进,才逐渐达到今天这样,能够把分公司开遍全球、把发行和销售网络也铺满全球的。
李谦手里有的是英文作品不假,但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就算是在廖辽之后,再把何润卿、周嫫,包括玫瑰力量也都推出国门,也暂时只能考虑当下廖辽所走的这个模式,也即把自己能力之外的其他地区的发行权,交给那些国际的唱片业巨头们去代理。
别的不说,到现在也已经一年多了,明湖文化自己在东南亚开拓出的发行渠道都还没有彻底成熟起来的,加一起包括合资也包括收购,一共已经有多达五家的当地发行公司,在明湖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总体出货量之中,才只占到了35左右的份额。
就这还不包括很多直接从中国走私过去的所谓水货。
可以说,光是东南亚这碗饭,都还夹生着呢,还没有彻底咽到肚子里、消化好,现在就考虑把触角伸出去,并不妥当。
当然,分公司没必要,但办事处,还是有必要设立一个的。
孙美美留在美国,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去把美国当地的经纪人协会认可的资格证书给拿下来,然后,当她有了成为经纪人的资格之后,就要着手筹办明湖文化在美国的办事处。
同时,当然,廖辽需要一个不在明湖文化的覆盖范围之内的欧美地区的经纪人,而且最好是签入美国当地的经纪公司,来负责为她运作在美国的一切经纪事务,而孙美美,就是负责代表廖辽和明湖文化,跟那边的经纪公司对接的人。
在美国,管她这个工作性质,叫做经理人。
说完了这个,谢铭远又问,既然廖辽的专辑定在了六月,那么,为了不自相残杀,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赵源的专辑上市日期做一下调整?比如,哪怕推迟到七月份,也可以多多少少减轻一点廖辽所带给这张专辑的压力吧。
毕竟,虽然廖辽这张专辑在国内到底能卖成什么样,当下来说,大家心里还都不太清楚,但至少,廖辽的底子、她的重量级在那里放着,让赵源一个新人跟她碰,而且还都是自家公司的,就有点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感觉了,赵源个人估计也是压力极大、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