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页

金曲奖,是个名利场。

来的人,拿到了荣誉,要笑,拿不到荣誉,还是要笑。

而不管是不是能够拿到自己想要得到的那份荣誉,每次看到登上领奖台的人,大家心里都忍不住在打着自己的算盘——这又是一处明里不见硝烟,暗地里却又硝烟处处的战场!

李谦和廖辽的缺席,当然是引来了诸多猜测,事后媒体也引申出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人说他们出去度蜜月了,还有人说他们去庆功了,又有人说,他们正在积极地为廖辽筹备新专辑,准备抽冷子放出来,狠狠地砸索尼唱片一把……总之,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但是,却没有任何人想到,此时的李谦和廖辽,在稳步推进《泰坦尼克号》配乐的同时,已经真的开始筹备廖辽的新专辑了。

只不过这一次,它将不再是一张单纯的华语专辑,而是一张全球大碟。

第165章 这是全球专辑呀!

国力的兴衰,决定文化的传播度。

李谦不是曹霑那样的国学大家,但他仍然知道,据说在唐朝、宋朝,包括一直到明朝的时候,在那长达数百年上千年的时间里,在朝鲜、日本等国,都以能说汉语、会写汉字为荣,那被认为是有教养的事情,是上流社会的象征之一。而到了西班牙、英国的炮舰横行天下,它们在不过短短百年的时间内,就迅速向西方靠拢,甚至整个世界,包括中国在内,都对日不落帝国顶礼膜拜,开始以学习英语为荣,以是否学习过英语,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标志了。

等到了当代,随着美国的崛起,整个世界都通行美元,整个世界都羡慕美国人民那种“一套独立的大房子、自家有草坪、养俩娃两条大狗”的生活,垂涎三尺。

这一世里的两千年前后,和另外那个时空里的两千年前后,中国的国情是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更发达了一些,而且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也是相当的高。单纯只说经济,这个时空的中国,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美、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到1992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说最近眼看就要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即便如此,汉语文化,仍然被强势之极的英语文化给牢牢地压缩在东亚和东南亚这块地方,甚至于,虽然国内的经济发展很快,但除了国内之外,汉语的影响力,哪怕是在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都是在逐渐萎缩和下降的。

此前千年来受中国传统文化所深深影响的地方,近几十年来、甚至上升到近一百多年以来,一直都在很默契地致力于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中国化!

而“去中国化”所导致的结果,不但意味着在日本等国家,有99以上的人,早就已经不会讲汉语、写汉字了,甚至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国度曾经受华语文化影响了千年,而且更要命的一个结果就是,与汉语文化的影响力弱化同时发生的,是英语文化的日渐流行。

英语文化,不但早就已经占据着整个世界流行文化的主导地位,掌控着最高话语权,而且还有着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的趋势——即便是在中国,欧美文化的影响力都正在变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