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页

再所以,某某歌星明明专辑大卖,哪怕随便接个商演都是几十万一场的价码,但他却仍然愿意跑到音乐学院里去老老实实的上课,或者去参加那些基本挣不到什么钱的歌剧演出;

再再所以,如果李谦没有什么太高追求的话,抛开影视不说,仅仅只是写歌来卖,或者干脆自己发唱片赚钱,也已经足够让他这一辈子都生活优渥,且名利双收了,甚至过上些年,成为所谓的流行歌坛教父啊、泰斗啊什么的,也是手到擒来,但是,他却仍然想要去学习唢呐、学习二胡、学习马头琴,去听京戏、听陕北民歌、听秦腔,未来他甚至很想拜个老师,正儿八经的去学几年京戏……

或许,单纯的说包括李谦在内的这些人的做法是在追求艺术,是因为热爱艺术等等,显得有些太矫情、太虚了,但哪怕仅仅只是出于想让自己持续的红下去、持续的获得成功,一方面去把握通俗性和商业性,一方面又要孜孜不倦的去钻研艺术性,也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作——更何况,李谦是真的爱音乐。

艺术,来源于创造,但创造,来源于学习。

一个艺术工作者,一旦你不愿意学习了,那你离扑街、离陨落,就没多远了。

而说到艺术,无论你是做美术的、做电影的、搞文学的,还是做音乐的,敦煌莫高窟,都是殿堂级的存在,是一处让人终生都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

李谦来到敦煌,先开着车在城里转悠了一圈,仔细地去对比这两个时空里这座城市的相同与不同,然后看到一家挂着“东来客栈”招牌的酒店,觉得不错,就停了车进去。

订了房间之后下楼,先花十块钱让人把车给洗了,然后回房间里给自己也洗个澡,抖落身上那一路携带而来的尘沙,再换上身干爽的衣服,然后又下楼来,在客栈旁边的小卖部里买上一个速写本、一支铅笔,再找家路边店随便吃几口饭,他就开上车子直奔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开车大约也就是十几分钟。

因为是夏天,又是在沙漠边缘,导致这边的气温非常的高,干热干热的,所以这个时节,游人并不多,硕大的停车场上空空荡荡的不说,看门口那副冷冷清清的模样,想必里头人也多不到哪里去。

买门票,进门,先粗略走一走,发现喜欢的,就驻足仔细看、换着角度看、长考,实在是太过喜欢,就拿出速写本来草草地画上几笔——这里是禁制游客们拍照和摄像的,速写本就是为了这个买的。

石壁上的画像,或灵动飘逸,或端庄祥和,那线条,简直是说不出的美。

石窟内游人不多,很少有人会开口说话,大家都是安静地走动、安静地看。

其中不少人都跟李谦一样,手里拿着个速写本,还有一些干脆就是带着画板进来的,一看就应该是跟美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人家水平高,画架一支,画板搭上去,很快就是一张。

李谦画画的水平不如人家,但对于他来说,随手一画,也并不追求什么美感、什么逼真,他要的仅仅只是记录下某个自己需要的线条,甚至可能只是某种或夸张的或写实的感觉。

前后两世,他都没专业学过美术和素描,但前世在剧组里混导演助理、副导演的角色时间长了,就渐渐意识到美术功底对一部电影的深入影响,于是他就开始自学素描。美术这个东西,易学难工,李谦学画画,短期内当然也不可能提高多少,但至少,对于一个想要做导演、想要拍自己作品的人来说,最简单的导演分镜头脚本,还是要会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