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因为陈静上夜班,陈侑利是维修班的班长常驻在厂子里回不了家,所以小孩子没人照顾,陈静只能把若若送给张玉飞照看。

同时每个星期交200元的生活费,那个时候200元的生活费已经挺多了,毕竟哪有亲妈问亲闺女要钱带外孙女的呢?

每每这么想,陈静心里就难受憋屈。

可偏偏丫头从小就懂事听话,在姥姥家里呆着不哭也不闹,除了吃饭挑嘴护食倒也没操过什么心。张玉飞看到小孩子乖巧可人自然是欣喜的,养着养着就养出了感情,所以陈静说的没错,当年还不到50岁的张玉飞有了个小外孙女那可不就是‘老来得子’么?得好好宠着。

倘若一定要做个选择题。

陈若若和陈静掉下水,张玉飞会救谁?

获救的那个人肯定是陈若若,并且不论年岁多大,姥姥都会选择她,义无反顾。

似乎疼小的、重男轻女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恰巧陈若若享受到了这份偏爱。从出生到现在,过年拿到手的红包,每一次都会是1000元,不比谁多也不比谁少。

哪怕18岁那年查出病灶,陈若若做了胸部的乳腺纤维瘤手术,她那眼睛不好使耳聋又聋,腿脚不方便特别容易脑梗的姥姥破天荒的走到附近的住院部,拿着一万块钱说什么也要塞给她。

这种好,是陈静没有的,也是舅舅的孩子,张玉飞的孙女所享受不到的。

每一次陈静在娘家受了委屈回家找陈若若哭诉的时候,结尾总要加一句:“若若,妈妈知道你疼我,我说你姥姥的不好是正说,因为她确实对我不好。但你不能够记恨你的姥姥,因为除了你舅舅,她最疼的那个人就是你。”

人生就像是选择题,有人得到了,就有人失去。

陈静愿意做这道选择题,因为她的若若过得很幸福,将来也会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