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普及过多的东西,超出孩子们自身认知范围和承压能力,城市的生活环境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三观,心理会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让孩子们不会再适应村子的生活。

四十分钟的课程很快就过去了,还没等她宣布下课,学生的心思早就飞到了足球场。

他们把门推开,扭过头瞅了一眼,似乎再请示“可不可以出去玩”?

还算乖,陈若若深呼吸了一口气:“下课吧。”

这时,白色的手心晃过,紧接着便是声音醇厚的男孩说着不流畅的英文:

“candy!candy!”

“gift!!!”

若若不由拧紧眉头。

从孤儿院到苏拉中学,一成不变的就是孩子们特别喜欢去索取,就连当地老师也会伸手向志愿者要钱,更别说偶尔遇见几个没有文化的村民了。

起初在孤儿院当英文老师,面对伸手要糖果的儿童,陈若若还是会给的。但是给过两三次之后,第二天再来上课,他们会围在她身边开始索要比糖果更大一点的礼物。

苏拉中学的学生相比孤儿院年龄层次小一点的儿童不一样,他们是不会乖乖听话的,不愿意臣服于一个志愿者老师的掌控下。

陈若若陷入了两难之际。

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大,有点起哄的意思。

“给我们糖果!”

“来些吧!”

“糖果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