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胤禛拿出了遗诏, 但是他们知道,那时康熙已经病得拿不起笔,这遗诏是张廷玉代写, 并非康熙亲笔所著, 如此, 便给了他们机会借机做些文章。
于是, 趁着胤禛还在畅春园简单处理事物的时候,一些流言渐渐在京城之中传了起来。
这些流言的内容各不一致,又说康熙大去之时并未留下什么遗诏,也来不及宣布储君是谁的, 有说康熙写好了真正的遗诏,却被当时侍疾在旁的胤禛篡改了的,还有的甚至说康熙爷根本就不是病去的, 而是有人为了图谋大位暗害之。
虽然传言各异, 但却都是在暗指胤禛矫诏自立, 实非真正之天子。
这流言是有心人操纵,故而一夜之间便传遍了大街小巷。
然而胤禛根本就没有把这些流言放在眼里。
因为他的手里握着一道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旨意。
他就是故意的,故意让那些人放出流言,好在一个最恰当的时候拿出这道旨意。
因着他的放任不管, 京中流言逐渐斐然,就连不少朝中官员都开始怀疑起胤禛这番继位是否恰当。
物议如沸,十四留在京城之中的人看见了这样的场面后,终于觉得,是时候对胤禛发难了。
于是,康熙六十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十四党的重臣跪在太和殿前,联名攻讦四皇子胤禛。
在所有朝臣的面前,十四党的人列举了大行皇帝传位之事的种种疑点,直言四皇子胤禛非嫡非长,又无贤才,不堪重用,非为大行皇帝心中属意的储君人选。
直言他们身为人臣,断不能由着这样不明不白的储君继承大统!
事情闹到这样的地步,十四党的众人都胸有成竹——哪怕他们拿不出康熙传位给十四皇子的遗诏,但是,只要能咬定胤禛身份存疑这一点,那么胤禛这个皇帝便别想登基。
他们只要拖到十四皇子回京,那就有的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