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节日电影都会同时在各大城市的电影院里进行播放,所以苏苗苗在前期宣传的时候,也都没忘在自家柜台的劳动节宣传海报旁边,都贴上一张电影海报。
对于这些新上映的电影,电影场都不需要过多宣传,只要贴上一张海报,老百姓们就能知道,要有新电影可以看了。
于是,在这一天,有无数的消费者拿着自己的工作证明,抢破脑袋只为了梧桐食品厂这一心一心为劳动人民而开设的优惠券的同时,就又无数人涌进了电影院,打算看一看这为劳动人民而制作的新电影。
影片里面,从开头就引人入胜的返城知青角色的塑造,到后面男主人公四处碰壁,终于被一个民营食品厂录取后,对这些“小作坊”食品厂环境与领导形象的忐忑于不安。
电影中,男主人公对于新工作过于悲观的想象,将在后面的剧情中,与苏苗苗这个真正体恤工人,为工人而奋斗的女厂长形象,以以及干净的车间,与穿着统一写有“梧桐制造”制服,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且亲切友善的工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也使得影片进入到了高/潮阶段。
在其中,最让苏苗苗喜欢的片段,当属男主角作为销售人员开启了他的奋斗之路时,拿着她们梧桐食品厂生产的产品,去各地推广的情景了。
镜头也十分给力地,给了这些产品上“梧桐制造”标志的一个长达几秒钟的特写。
而电影的结尾,则是男主角在成功推广了厂子产品,没有辜负厂领导和工人同事期望的同时,也收获爱情,同对方组建成了一个小家庭为结束。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女主角用梧桐制造的粮油炒菜,男主角在旁边切着各种卤制品和香肠,相视一笑后,镜头扭转为男女主的一双儿女,因为等不及,而直接拿起桌上的豆瓣酱拌好的米饭,拿起筷子埋头于饭碗里,吃得香喷喷。
而在男女主端着菜出来的时候,两个孩子会故作一切都没发生,满脸粘上的米饭粒,表现了孩子的童真。
伴随着男女主帮孩子拿掉米饭粒,电影终于渐渐落幕在一家四口人大团圆的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