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听到苏苗苗说的话后,她拍着胸脯保证道:“小老板你就放心吧,俺们这黑土地就是生存的根啊!那是种啥长啥,口感还都特别好!到时候,俺肯定给你好好瞅,保证选的都是最好的豆子!”
“那到时候我可得跟嫂子你长长见识也跟着学学咋挑豆子!”
…………
想要选出优质的大豆,首先要看颜色,要颗粒新鲜有光泽的才是上好的豆子;其次,要看这个大豆是否饱满,当然了肯定没办法一颗颗地去挑选,只要大致齐全就可以算过关;最后,还要捧起一把,捏一捏看,感受一下豆子是否干燥,再闻一闻味道,确定这是新下来的豆子,没有没霉味。
在这个年代,人们虽然因为化肥尚未普及,种子也没有研发出更多品种,而很难达成后世的出产率,但他们能保证的是产品的质量,每一颗豆子可以说,都是靠这群庄稼人辛苦劳作出来,不掺半点假。
所以,在大军嫂子把豆子挑了一挑后,苏苗苗只是跟着过了第二遍,确定的确不错,便直接去找当地的领导谈起了大豆批发的价格。
虽然现在已经是1980年,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时候,但对于一些远离首都、沪市这些发展迅速城市较远的地方,当地的政府仍然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庄稼人种的、养的,甭管是啥,只要想卖,就只能卖给供销社。
这也造成了大批农产品卖不出去,大家辛苦努力却得不到金钱收入的情况。
实际上,政府的一部分领导也不想这样,毕竟供销社的购买能力很小,对于不少人而言,这简直是望梅止渴,根本得不到解决。
而这个时候,苏苗苗的到来对于当地政府而言,算是给解决了太多太多困难。
苏苗苗狐假虎威,借着停在政府大门口的军车,成功打入当地政府的内部,三言两语达成了友好协议,并在确定了合作具体内容,与价格后,同当地政府的领导,签下了这一份绝对是共赢的合同,让自己的工厂多了一个有政府盖章,非常有保障的原材料“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