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命保住,以后的日子却不会那么好过,殷都贵族众多,亡族者皆为奴隶。

商军进入比津,一路扫荡,这才发现除去苏书等人,比津几乎没有活口,不难看出比津才遭受内乱,搜刮完比津的财物,补充好口粮,商军就连夜起程,前往盂方——帝乙让儿子们在盂方汇合再一起回殷都。

这次攻打盂方,帝乙亲征,他的四个儿子都跟了来,大殿下子启就是那个温文儒雅的白袍少将,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样子;二殿下子衍,惟大殿下马首是瞻;三殿下子期,存在感低微;小殿下子受,就是让苏书当奴隶的小屁孩,小小年纪臂力惊人,挺傲气。

子衍与子受常常不对付,却拿他无可奈何。

打败盂方后,诸侯回到自己的地盘,帝乙四个儿子则扫荡方圆百里,征战盂方临近部落,扩大商朝疆土,很不幸,比津就是之一。

历来商王扩大疆土都是征抚,而不是征服,征抚就是“打你一下再给你一颗糖”,让你敬畏我,例如打败某个部落后再授他们首领为诸侯,让他们心悦臣服。征服就完全靠暴力,打你就一直打到你亡族,把你的子民都变成奴隶。

两者一对比,自然是征抚更得人心。

苏书觉得他们比津最无辜,明明比津没有招惹大商,却因为内乱几乎亡族,这是多么惨痛的经历。

投诚后,苏书一群人被商军关在木制囚笼里,双脚束缚,双手要吃东西就没捆,被牛车拉着。随后发现牛车起码有二十几辆,每车都关满人,应该是他族俘虏。当俘虏的待遇当然不好,吃喝拉撒必须定时定点,吃喝还好,军队打猎绝对是好手,每顿都能吃到新鲜野物,不至于饱腹,但也不会饿死。

车轮滚滚,地面时不时颠簸,牛车里的人都闭眼假寐,苏书悄悄打开时空手链左钻,有些疑问得咨询小智。

小智说话只有苏书听得见:“有事?”

苏书说话会惊动别人,她只好比嘴型:商纣王是帝乙第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