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别盯着看了,快去找几根扁担来,把箱子抬去村委。”

“大壮,你跑得快,去喊黄会计他们,让他们叫人喇叭喊一声,通知全村村民开会。”王安庆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疾速下达指令。

得到简宁的默许赞同,王安庆甚至没想过要去征求江熠华的意见,开玩笑,没几分眼力界和精明的头脑怎么把几千人管的井井有条。

那两人日常相处,他还看不出来嘛,简宁意见就是江熠华的意见,他旁观得一清二楚,那家伙就是典型的耙耳朵。

在来前简宁和江熠华就猜测王安庆面对巨额财富会怎么选,江熠华考虑到当下的思想教育,觉得五五对半开。

经过长时间接触,简宁笃定王安庆不会选择上交,而是拿飞来横财去换粮食。

不管外面如何风雨飘摇,哀鸿遍野,首现保全自己人。

或许此举在外人眼里他不够大义尤显私心重,但对受益的村民而言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福气。

大义和小义,没有力挽狂澜的实力就顾小义,智慧之选。

其实,说难听些这点财富于国家,不过杯水车薪,如一滴水入大海,但若运用到水磨村却可解几千人的燃眉之急。

王安庆做此决定,需要不小的决断和勇气。因为于个人而言,他带头把破土横财上缴给国家必定会得到不菲的嘉奖,甚至可能更进一步,而私自昧下则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几乎没有任何好处。

勇气可嘉!

有一颗为民着想的良善之心。

这也是简宁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帮他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