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五天,所有的工具准备齐活。
准备妥当的第二天清晨,出发的队伍集聚在村委门口。
一开始,村干部们商议,今年手上没有枪和民兵保驾护航,不如多整点人进深山壮胆,此提议遭到简宁一口否决。
又不是去打群架,整几百人上山干嘛?
打队伍贵在精,不在人多,人多不好调度,容易出乱子不说,乌泱泱一群人物不得闻风退避三舍才怪。
简宁虽然没在村里挂职,却俨然成了村干部中的骨干,隐形那种,只策划大事,平时样事儿不露。
最后精挑细选了30名稳重冷静的社员,十名替补人员,一旦前锋狩队有人受伤,替补人员立即顶上。
配备了50名壮汉,负责往山下运送物,宋大夫带着卫生所三名学徒组建了一支简陋的医疗队伍,范老师也加入了医卫队。
物运至山脚下,由几十名能干的妇女打理。
一支趋于正规化的打队伍成立。
出发前简宁兑换了一套最前沿的器械,见效快的西药品,以江熠华的名义交到宋大夫手上。
替补队和后勤队行进到山腰处,在山林处寻了个隐蔽的地方,驻扎下来,搭建窝棚,夜里狩队会回到此处修整。
狩队继续深入大山。
两小时后,山林深处吹响了口哨,第一声口哨响起,一声接一声的口哨传至半山腰扎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