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去京都念高中?一头扎进粮食眼的人哪有心思念书,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她弃若敝履,她也不需要念高中,她的学识远超高中水平。

没关系,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他如是想道。

眼里是势在必得的坚定。

他垂首,浓密的睫毛挡住他深沉叵测的目光。

水磨村。

“不好了,有人晕倒了,”繁忙劳作的田地里有人惊呼道。

“她咋啦?”

“不知道嘛,突然就倒地里了。”

“快扶起来,”

简宁正三颗四颗把粮种撒到坑里,一心二用,脑子里背着医书,就听见身后的一块田地闹哄哄起来。

“咋啦?”她问旁边的人。

那人垫起脚尖抻长脖子瞅一眼,不屑地撇撇嘴:“好像是韩知青昏倒了,他们那些知青惯会躲懒,这才开工几天,又装身体弱。”

从小在城里长大的知青,大多细皮嫩肉,体能弱,农事不通,很难适应乡下艰苦的环境和体力劳动,特别是刚来插队那会,做起农活来手脚生涩,干啥啥不行,没几天就病倒了。

土生土长的村民哪看得惯这些娇娇贵贵,眼高于顶的知青,村里人没几个待见知青的。

因为知青干活不行,总是累他们返工,还要分他们粮食,关乎切身利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宽容。

同样,知青们也无法融入这穷乡僻壤的山村,他们无一不心心念念想着回城,急于摆脱这块贫瘠灰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