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可不想做与主流舆论对抗的科学狂人。
这其实也是国民科学家与外卖学者的区别。
国民科学家是要照顾国民的情绪的,外卖学者需要照顾的是外国爸爸的情绪。
所以,外卖学者不会去做克隆羊,国民科学家就……让国民开心就好。
不用国库的钱,不代表不用国家的钱。
80年代国内还没税改呢,中央政府拿的钱远没有地方政府多,甚至国企手里都存着大笔的钞票,只是比较零散罢了。杨锐想到此点,就毫不犹豫的将“国库”给放弃了。
记者们有点措手不及,一时间乱了方寸。
“杨教授,您的资金将从何而来。”
“人体基因组计划不是必须用公共资金吗?”
“杨教授,您的计划是什么?你要加入到国外的人体基因组计划吗?”
“杨教授,人体基因组计划确定吸纳中国了吗?”
大家问的多了,反而没有了重点。
当然,最多的还是连人体基因组计划都搞不明白的记者。
这也是克隆羊带来的副作用。
社会影响力提升了,记者来的就更多了,但是,关心专业的作者比例也就少了。
杨锐不用对混乱的提问给予回应,用手拢了一下耳朵,装作听不清的样子,脚步匆匆的离开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