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任,厉害!”
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激动溢于言表,普利策静静等着,再道:“杨锐先生,我想和您商量一下明天的讲座。”
“哦,我刚才也有点奇怪,为什么还要换用更大的礼堂。”杨锐没有说听懂听不懂的问题,但他想普利策应当是明白。
“我刚才正在向其他人介绍。”普利策笑着,道:“明天听讲座的,可能不止是我们阿斯特拉公司的研究员了。”
“什么意思?”
“瑞典几所高校的教授,还有挪威和丹麦的几家制药公司,也都可能派人来听您的讲座。”普利策道:“消息传的很快。”
“有点太快了。才是两天时间吧。”杨锐有些迟疑。
普利策有点骄傲的道:“斯德哥尔摩一向是信息传输的中心,来自北欧的消息,很容易就传遍全欧。”
杨锐只好点头。
“杨锐先生,祝您明天有一个好表现。”普利策和杨锐轻轻握手,又道;“感谢您将动态质量重测法公布出来。”
杨锐微微颔首,道:“感谢你们愿意将之分享出来。”
“分享是科学精神。”普利策笑一笑,又向其他人点头致敬:“先生们。”
等普利策离开,中方代表团的人已经激动的不成样子了。
“杨主任,您又要成明星了。”
“杨主任,您没有见到讲座结束以后,瑞典人的样子,哈哈……”
“在斯德哥尔摩的讲座,咱们国内的学者好像还没怎么有机会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