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海处长,您怎么来了。”杨锐上前握手,顺便用敬语招呼了一声。海处长年纪不小了,旁边还有其他人,他不想被认为嚣张,也免得海处长失了面子。

海处长却是一把搂住杨锐,热情的拍他的脊背,笑道:“还能来做什么,我就是来给你送钱的。”

“送钱?”

“10万块的实验经费,总公司特事特办,批了下来,我今天正好没事,就给你送过来了。”说着,海处长向后面勾勾手。

陪他来的另一名中老年干部向杨锐笑笑,将文件包放在桌子上,再从里面取出一个信封,拆开来,却是一张存折。

“随用随取,按期报账,先开支,后报销。所有的开销都必须有发票,没有发票冲抵的开销不予报销,你得注意了。”海处长将存折交给杨锐。

杨锐翻开存着,只见上面用阿拉伯数字和大写数字,清晰的写着存入金额:100000元整。

毛启明的眼睛险些要瞪出来了。

辅导员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只看了对方的工作证,不知道对方是要来送钱的。

而且,是送十万元!

五个零的存折,他还真没见过。

即使是北大的教授,也不一定能拿到10万元的经费,文科的自不必说,理科有高经费的专业也不多,部分没有独立实验室的教授,只能接触到千元级别的实验开销,是接触不到最花钱的设备和仪器开销的。

事实上,大多数的经费拨付方式,是按期按时间按进度来拨付,首期给个百分之一二十,然后就像是挤牙膏一样的,一点点的给付。

即使是理查德这样的名校名教授,也要撕破了脸,才能一次性要到钱,结果也只有总数的三成左右。

连个实验计划都不看,就先拿10万元的土豪不是没有,可这样的土豪,通常都去找顶级专家了,找一名学生的,辅导员是听都没听过。

“你们等等,我去叫主任过来。”辅导员承受不住这个压力了,数字太骇人,让他觉得责任重大。

海处长皱皱眉,道:“这事和你们主任没关系。杨锐,存折你先拿着,公司开的介绍信之类的东西都在信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