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和“大学”三个字,简直是80年代学生的死穴,它们仿佛集合着一切的美好事物,听起来就像是完美的学校似的。
苏毅乐呵呵的坐了下来,为自己得到的掌声开心。
曹宝明小声清了清嗓子,站到台上,弯腰对着话筒,道:“大家好,我是曹宝明,也是西堡中学1983级毕业生,目前在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就读。”
“厉害!”
“呦呵!”
礼堂内的观众已经摸清了他们的说话方式,不禁被调动起了情绪,于是,伴随着掌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欢呼声。
这些个大学的名字,也确实令人激动,令人神往。
负责报告会的市委办公室成员也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佩服的看着这些学生。
考一个大学有多难,考一个北京的大学有多不容易,有一个大学文凭,有一个北京的大学文凭有多重要,这些已经工作的人,更有体会。
小任双手握拳,身体不自觉的颤抖,暗想:如果我能考上这些大学……
万众瞩目中,王国华站了出来:“我是王国华,西堡中学1983级毕业生,目前在北京理工大学就读。”
“好!”
“好样的!”
猛烈的呼声起的更快,叫的更响,却是将王国华都吓了一跳。
他享受的在台上听了几秒钟,才慢悠悠的走了下去。
欢呼声和掌声没有停下,兴奋的观众们已经因为一串串的名字而亢奋起来。
坐在这里的每个人要么是熟悉学校的人,要么是渴望大学的人,无论是哪一种,都能从那短短的一句话中,体会到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