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听到“拐”字,眼神变了数遍,尽管经常听到杨锐的特别说法,他还是不那么适应。
黄仁听他们谈到预选,抓着一块熏肉跑了过来,问:“锐哥,好多人都问什么时候准备预选,咱们什么时候准备预选?”
“需要准备吗?”杨锐反问:“咱们学校的回炉班,去年有一半的人通过预选,以现在的成绩,我觉得正常复习,应该就能通过预选了。”
黄仁犹豫了一下,反对道:“我们去年专门复习了两个月,才有那么多人通过预选,现在的成绩是好了不少,但要是不复习,万一有人考砸了,就麻烦了。”
“我看过了月考的试卷,没问题。”杨锐对自己设计的月考试卷还是颇有信心的。补习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判断考生的水平和进度。
黄仁并不安心,低声道:“有人自己开始为预选复习了,要说一下吗?”
“专门为预选复习?复习什么。”
“就是把前面的试卷拿出来,按照预选的大纲复习。”
“看预选大纲多浪费时间?”杨锐不爽道:“有这时间做点别的不好?”
“要是预选不能通过,今年的高考就直接出局了。大家免不了担心。”黄仁很是理解,又小声问:“你觉得,成绩靠后的人也能通过预考?”
80年代的预选难度其实并不高,若是以及格为目标的话,会考平均成绩及格也就差不多了。
放在杨锐做补习老师的年代,重点高中的学生会考成绩基本都是a,一个年级下来,总共也就是几个人的单门功课会是c,考d的是绝无仅有。即使是普通高中,会考也从来不是问题。
但在80年代,学生们的平均水平远没有这么强,若是将后世的会考卷子拿到现在来做,半数学生的毕业都会变的困难。
锐学组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准,但落在后面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杨锐想了想,道:“正常复习,成绩靠后的人也能通过预选,我做了去年的预选试题,很简单。”
说到此处,杨锐觉得让黄仁再传话并不好,干脆拍拍手,吸引来众人的注意,道:“我看了大家上次的月考成绩,非常不错,我认为,就算明天进行预考,也能轻松的全员通过。所以,不必要浪费时间专门为预考复习,也不要打乱复习的节奏,保持以前的进度,我们的目标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