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八零后写作已经不大稀奇,九零后也在飞快的登上文学舞台,这群文学新人敏感而富有想象力、开阔而富有探索性、自由而富有创造力。
之前也有说过,当今文坛的人才断层严重,依旧是五零后六零后那帮人的天空,七零后作家整体形象模糊,八零后作家的领军人物几乎一个个都是从文学转向了商业,引领时尚娱乐风骚。
林翰出生在八零末九零初,算是两代人的交接时期,其中有少部分心怀广大的作家前辈就对林翰的科幻小说评价很高。
著名作家王若虚在自己签售会现场接受采访时直言道:“林翰论才气和创意,比我们那时候要牛得多。他颠覆了人们对九零后写作等于网络文学的思维定式!”
已经六十多岁的评论家颜非鱼对林翰的这本小说格外推崇,他一直都只坚持更新自己的博客,“这本书绝对是经典。这一部小说就像一张张神秘悠远的巨幅壁画。孤独,苍凉,悲壮。第一个故事尤其精彩,层层悬念不断铺开,最后又收得滴水不漏!后面的故事也非常好,读完了让人印象深刻,期待它的第二部!”
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葛红兵认为林翰在文坛出现断层的时候挺身而出,来得恰逢时候,“这一代写作者的优势就是能独立表达出价值观,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写作特色,让人能触及到当代年轻人的内心。”
对于林翰等人来说,文学的意义跟前辈们截然不同,已经不带有神圣而沉重的光环,而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老一辈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脱离群众很久了,自古以来,大众文学阅读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版块,比如“三言二拍”就是文学性与故事性结合的典范!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海伯利安》也有着这样的潜力,所以大家都在网上给林翰加油,期待能成功将龚古尔文学奖给搬回来。
“林老师请再接再厉~期待下一次的突破!”
“入围就是成功,大家请不要捧杀!”
“吓得我再去看一遍《海伯利安》,没想到文学性这么高?”
“说真的,这本小说里面的故事真的很好,每一篇都感人。”
“恭喜林老师啊,各项事业都丰收,羡慕死!”
“这么好看的小说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才对,都没听说过什么龚古尔奖,哪里来的野鸡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