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最终洪涛也没抗住这个巨大的诱惑,连具体工作是什么都没仔细问,就糊里糊涂的答应两天之后来上班了。这位吴主管确实没骗人,上班第一天就带着他去马路对面的驾校报了名,而且还是快班,报名费三千多,没用洪涛掏一分钱,直接拿着单位的支票就给交了。

简短节说吧,这个卫星公司的工作性质很特殊,尤其是洪涛所在的运营部,工作性质就更特殊了。这个工作不坐班,就按照每周上班三十六个小时执行,一个班两个人,具体工作就是盯着地面发射站的设备,保证微波功放的波束经过导波管之后正常送入发射天线,并以合适的角度发射到卫星的接收器上去。

这就要求地面值班人员要熟悉微波发射设备的基本参数,不光要每隔两小时记录一次,还得在异常天气的时候,能手动调节微波功放的发射功率,以便抵消掉大气层中水蒸气、雨滴、冰雪对微波的消耗。

卫星那个玩意没有提高功率的本事,它只能转发,说白了就是一面镜子,你打上去的功率大,它转发下来的功率就相应的大,你发射的功率不足,它转发下来的信号也就微弱。

一旦发现监测信号功率过低,就得手动增加发射功率。增加多少呢?有几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来,加少了没用,加多了微波功放里的微波管损耗就大。那玩意贼贵,国内还生产不了,要从美国和德国进口,哪家都不便宜,一根就上万美元。三台互为备份的微波功放里六根微波管,使用寿命是按小时计算的,而且它们的寿命曲线不是线性的,一旦超过正常值,立马就直线下降。大功率发射一小时,等于在标准功率下损耗发射管工作寿命的十几倍还多。

这时候就得靠地面站值班人员来掌控这个度了,既不能让发射信号过弱,还得尽可能的省着用微波管,手一哆嗦就是几十个小时的使用寿命没了。这恐怕也是地面站值班人员待遇好的原因之一,你要是整天扣扣索索的,值班人员心里一郁闷,说不定几百上千美元就损耗掉了。虽然有值班记录,还是两个人一起签字确认,但这种事儿根本无法避免。

除了加大发射功率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省钱的办法,就是调整发射天线的角度去对准卫星的接收器。角度对的越准,功率接收的就越高,通常不是太极端的天气,用这个办法就能弥补功率消耗,不用去加大微波功放的发射功率。

不过这套程序执行起来难度也高,一旦把天线角度转偏了,信号瞬间就会丢失。光是电视信号的转播也倒没什么,大不了就是电视画面突然停顿一下,或者是白屏一会儿。但股市的数据传输可受不了这个,那些数据都是很重要的东西,还是有时限性的,你这边哆嗦几秒钟,人家那边就抓瞎了。

更可怕的就是碰上国家层面有什么重大的政治活动,比如说在某些重要的日子里重要的领导人讲话啥的。这些电视信号是要向全世界转播的,领导人身边那么多智囊、笔杆子废了半个月时间才弄出几分钟的讲演稿,每个字都是有其重要含义。你给停几秒钟?这可就不是工作失误问题了,这是标准的政治事件,从部里开始查,连部长都得挨批评。

光嘴上说重要没用,洪涛第一次上站参观完之后,立马就明白这种其貌不扬的小公司为啥还要政审了。这个地面站居然是建在一个大军营里,整个一个小山的山头都被削平了,从山脚进大门再到卫星站工作面,要经过三道围墙四道岗。站岗的可不是武警,都是荷枪实弹牵着大狼狗的军人。

第0005章 破坏者

据吴导说,哦,对了,这个吴导就是给洪涛面试的吴道澄,单位里的人都简称他为吴导,洪涛也就跟着一起叫了。他说这里原本是航天部的一个火箭发动机实验基地,不光是保密单位,还是个危险单位。因为火箭发动机喷出来的烟雾有剧毒,虽然停止实验已经好多年了,但是附近的果树依旧不能正常结果,结出来的苹果都和沙果那么大点儿,吃起来也不好吃。那都是因为这里的土地已经被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污染了。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有一大批进口设备运了进来,其中就有大口径天线和微波功放。当初尼克松访华的时候,还带来一口直径二十四米的卫星天线,就装在了这里,于是这里也就慢慢成了一个卫星地面站综合体,不光有民用的,还有军用的,甚至火箭发射时的地面遥感天线这里也有,只是不在同一个院子里,站在卫星公司的天线架上就能看到。

神秘、刺激,这是洪涛第一次上站时的感觉,他有点喜欢这个工作,或者说他的新鲜劲儿又上来了。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学起来就非常快,这也是父亲一直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去搞学术研究的原因。按照父亲的说法,像洪涛这种神经病一样的智商,最适合专门研究某个具体项目,那些研究课题光靠刻苦努力也不太管用,就需要这种抽疯一般忽有忽没的感觉,说不准哪一次就碰上了呢。

可惜洪涛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智商是不低,但缺乏一种非常关键的品质,那就是耐心。自己是个很没耐心、恒心的人,更没什么坚定的信念,人一旦缺少了这个东西,别说当科学家了,能把早点摊弄好了都不容易。总不能说自己兴趣一过就换个新项目吧,除非中科院是自己家开的,总理还得是自己小舅舅才有可能。

不过他这种神经刀般的智商用在一些小事儿上倒是非常管用的,在岗前培训的时候,他比另外二名应聘者学的都快,这里有他无线电基础知识过硬的原因,也有他本身理解能力强的因素。反正那两位还每天在六里桥的公司里刻苦学习呢,他就已经通过了实操考试,正式可以上站值班了。而且还没耽误他学车,正式上站值班的第一天,就是他开着车带着吴导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