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谢明意未想到裴家的气焰会升的那般快。
太上皇入葬寝陵事了, 朝中就发生了变故。
原本, 朝中有尚书令、大学士、太尉、太傅等重臣一同辅佐圣上, 太傅丁忧, 太尉已由裴家裴俭担任,而如今太后掌政, 裴太尉地位水涨船高, 太后又先后提拔裴家嫡系到六部之中, 分管六部的尚书令几欲被架空。
而不知出自什么原因,伤势已好的镇北侯回到朝中,竟是身上无一职务。裴太尉言镇北侯劳苦功高,积年旧伤, 暂需好好休养, 东狄与北胡如今安稳,侯爷领兵也无用处。
而太后持默许态度, 只让镇北侯暂归府中, 基于此, 往日位高权重的镇北侯如今竟像是成了白身似的。
甚至, 先前裴家嫁女裴仪念到西北将领家中,裴太后掌权后自然靠拢裴家。于是,秋初的调令中,这位将领回了楚京,到京畿营中任职。
一时间,裴家之势如日中天,无人可挡。
谢明意当真是未想到裴太后居然会这般抬举裴家,哑口无言,谢太傅知晓消息后也是频频摇头,与学生顾景同说起此事来直说太后娘娘糊涂,过于信任裴家。
顾景同倒不觉得奇怪,饮了一口茶水,说道,“裴家至少是太后娘娘的父族,太上皇仙逝后,她视陛下为眼中珠,自然要保证陛下的皇位万无一失。而承恩公府裴家,则是她最牢靠的同盟。其余的,满朝数数,镇北侯府变数太大,即便肃王身死沛国公府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外还有太皇太后和守皇陵的魏王蠢蠢欲动。思来想去,也只有裴家是可以掌控,也是最为忠心的。”
谢明意跟着他的思路想一想,也确实是如此,归根结底是新皇的年岁太小,长成理政还需起码十年的光景,捧起裴家至少不用担心皇位有所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