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智商,也只能以杀人为生了——若是在朝堂上,王负剑这种人,根本活不到下朝。
李琅华讥讽一笑。
李姝此时正在低头看着宫人拿回来的御史大夫送来的提案,不曾看到两人的针锋相对,故而不曾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若她知道,必会有感而发想起天子后宫里宫妃们争风吃醋的场景,从而反省自己,是不是要快一点到达自己想要的位置。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
朝堂上萧御的临阵倒戈,引得世家们极其不满,刚下朝,世家们便在萧府排起了长队,等待萧御的解释。
但萧御甚么也没说,甚至连见也未见这些人,高挂免客牌,拒绝任何人的探视。
世家们本以萧家为首,萧御的这种行为让他们很快摒弃萧家,推举出新的世家,带领他们与李姝的新政做抗争。
事关世家百年利益,哪怕李姝针对各个层面的世家做了分化,但也难以撼动他们对新政的阻拦。
世家们沆瀣一气,导致新政虽然已经颁布,但诏令连长安城都没出。
尽管有萧御的赞同,王负剑的暗卫威逼利诱,李琅华的百般调和。
世家们冥顽不灵,李姝又出新招——将杜砚她给周端惠的嫡兄林见渊封了羽林郎,让他以娘家人的身份送嫁周端惠,并且自己出席了周端惠的婚礼。
周端惠的未婚夫杜砚出自京兆杜家,杜家本看不上周端惠,为杜砚挑了门当户对的严家女,严家是这次抗争她新政的领头羊,她借机让王负剑带领暗卫抓了严家全族。
发作严家后,她又重重提拔杜家人,让世家们以为杜家也背叛了世家们的利益,投靠了她。
世家们开始主动疏远杜家,杜家人有苦说不出,一边是排挤冷眼,一边是康平大道,明眼人都知道往哪走。
杜家内部出现分歧,抗争新政不再像之前那么卖力,杜家在世家们的地位仅次于萧家,萧家杜家齐齐退出固守旧法的事情上,让世家们看似坚不可摧的同盟出现裂痕。
而李姝的种种操作又表明了顺她者昌,逆她者亡的杀伐之心,有些短视胆小的世家们开始暗中向李姝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