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如月不由苦笑,看了女人手上提着的袋子一眼,“一毛五吧,同志再随便添点吃的给我?”

然后古如月得到了一毛钱和一把空心菜。

她把鸭子果篮递过去,心里不由叹,这生意可真不好做。

随后又有不少人过来,都是看中这些小篮子,能卖到一毛钱已经是幸事,多的是给压到几分钱的。

古如月发现她根本就没办法抬高价格,稍微高一点,人家就要说她学资本主义剥削人。

她可不想把维持秩序的民兵招来,只好退一步,要求她们补贴点东西。

最后,古如月几个篮子确实没卖出多少钱,倒是在那些竹编的小动物换了不少吃的,地瓜、青菜、笋干等。

古如月郁闷地把剩余的东西装入大竹筐中,背着去逛集市。

她发现大家自制的东西的价格普遍都不高,无论它的技术含量有多高。

集市上最贵的应该就是肉和鸡蛋了,特别是母鸡,非常的受欢迎,几乎就被人们抢着要的。

古如月转了一圈,看到一对母子在路边哭,边上有他们的老乡在安慰。

她听了一番,原来是他们担的一担米被人接着帮忙称重的借口给挑走了。

古如月心里感慨,不知这对母子回家后会遭受怎样的责骂,一担大米,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损失太大了。

“如月。”林源清挤过人群来到古如月的身边,“你的篮子卖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