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才微笑说:“王妃,那是史籍司的宁司籍和薛掌籍。”
“我知。算来那薛掌籍还与我母家有亲。”嫣玉听她说了便道。
女官听嫣玉这般说来,便以为她有心询问关于薛掌籍诸事,就说来:“薛掌籍很受宁司籍看重,臣下曾闻宁司籍有意待她荣归以后让薛掌籍接管史籍司。薛掌籍年纪轻轻就有如此作为,日后必是前途不可量。”
嫣玉觉得她这话说得也有趣。
入宫为女官者,大多都求个荣华前景,若能得宫中贵人赏识待荣归出宫之日还能恩旨赐一门好亲事,就似江娘子那般至今仍是族中荣耀;再若似元春那般被选为丽人,待到封嫔为妃之日更是兴耀门楣的大喜事。
但史籍司的女官却与别的女官不同,她们素日与史书古籍为伴,端的是圣人君子之道,甚得后宫妃嫔信重,却本朝从未有过史籍司女官为妃的先例。
宝钗入宫已三年有余,自可请旨荣归出宫嫁人;但若似女官所言接替了宁司籍之位,恐怕还需在史籍司中度过无数过三年才能似宁司籍这般荣归离宫。
三年荣归的女官待出阁尚有宫中降旨赐婚,若似宁司籍这般在宫中大半辈子才出宫颐养天年的,宫中会赐下良田百亩金银无数及左右侍奉,让女官能够安享晚年。金陵的李家就有一位老姑奶奶本是宫中尚仪女官,年迈之时得恩旨出宫,绫罗千盛地送她回到金陵,李家族长亲自带着族人来老姑奶奶衣锦还乡,正可谓风光无限。
当年宝钗来待选女官,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掌籍女官,她所求也不过是荣归而已。
嫣玉就暂且不想宝钗的事,只跟着女官向凤仪宫那边过去。
徐老太太、徐大太太李氏和两位奶奶都进宫拜见皇后;徐家的两位姑奶奶,西宁王妃郁晨和翰林院庄学士的太太郁晏也进宫来。陛下疼惜皇后与父母姊妹久别,才恩旨允徐家女眷在皇长子洗三礼时进宫与皇后相叙。
来到凤仪宫外,女官向凤仪宫的宫人请禀,嫣玉和女官候在宫外,很快就见皇后身边的宫人出来;嫣玉认出正是郁明未出阁时身边侍奉的其中一个大丫鬟秋芷。
“王妃,娘娘请您进来。”秋芷笑意盈盈地引嫣玉进到殿内。
华贵堂皇的凤仪宫处处彰显皇后的尊贵,宫人俱是喜气洋洋之色,听说皇长子降生陛下大喜赏赐宫中上下良多。
郁明倚坐在软塌上正逗着被乳娘抱在怀里的小皇子,徐家女眷都围坐在郁明左右。
“臣妇拜见皇后娘娘。”嫣玉在帘外叩拜,郁明才抬头轻声道:“王妃来了,起来吧!给王妃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