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姜打开一目十行看完,然后对黛玉欢喜道:“是父亲从海外回来了!这封信是他刚登上广州的港口,就写了派人送进京城的。同时他自个儿也带着许多货物从广州启程赴京,算时间,应该也就比这封信晚到个三四天!”

黛玉也笑:“真是好事,再过几日就能见到伯父了。”又不免遗憾:“可惜过了腊八,京中还没有旨意召父亲入京述职,今年只怕是见不到父亲了。”

夏嬷嬷在旁安慰道:“姑娘放心,老爷今年不入京也好,等明年老爷进京述职,算来姑娘也就在这府里住满一年多了,正可名正言顺把姑娘带回去,再没人说闲话了。”

林如海之所以舍得黛玉来荣国府客居,正是贾母那句‘丧母长女为五不娶之首’戳中了他的心。

这世上的人多是道听途说的多,要是将来有好姻缘,却因为此事搅了去,林如海便觉得愧对女儿。

不如送女儿上京,住上一两年,得了‘国公夫人外祖母’的教养,平了这点缺憾,同时还能让黛玉替早逝的母亲尽孝心,陪一陪外祖母,也算是全了孝道。

所以夏嬷嬷才有此言,觉得林如海明年才能到京城也不错,要是今年就来了,姑娘才住了几个月,别说贾母不放人,这时间也太短不够所谓的‘教养长大’。

还是明年上来,顺势就把姑娘带走的好,夏嬷嬷看着这荣国府可不是好地方!

-

腊月十九,是太后六十大寿的正日子。

不过黛玉倒不用这正日子就进宫——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寿宫里安排的很盛大,第一天寿诞是皇亲国戚们拜寿,以皇上为首,带着太后的儿子孙子们一家子过生辰。

第二天则是轮到京中诰命们入宫磕头。至于中宫择选的闺秀们甭管亲爹官位多大,本人却是未出嫁都没有品级的,只好排到第三天再入宫了。

而贾母就是第二梯队入宫的人。

于是腊月十八日的时候,贾母就将黛玉叫了来,安慰嘱咐道:“玉儿别怕,后日我先入宫去,瞧瞧今年宫里的规矩体统并各位娘娘的位份变化,回来再跟你细说。”

黛玉轻声道:“多谢外祖母,只是姜姐姐也会在太后的慈安宫候着,我见了熟悉的亲人倒也就不紧张了。”

贾母点头:“小林太医真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只是可怜见得,你们两个都没个亲兄弟扶持,以后出了嫁可怎么好。”贾母心中早有让两个玉儿联姻的意思,本想着今年林如海上京就提出来,谁知皇上又未宣召,林如海便来不了。

贾母就打算转变策略,先从孩子入手,给黛玉心里种下点想法种子——林如海疼爱女儿贾母看的真切,要是女儿心中有意,林如海估计怎么都能应允。

于是她把黛玉揽在怀里亲近道:“好孩子,你还小,不知道女子一辈子长着呢,做姑娘家靠父母的日子只有短短几年,要想一辈子舒心如意,最要紧的就是嫁得一户好人家。”

黛玉忙道:“外祖母,我还小。”因为不想听下去,就用帕子遮脸做羞涩状:“外祖母快别说了,我根本不想这些,就想一辈子陪在父亲身边,孝顺父亲!”

贾母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最知礼的孩子,大家子姑娘出身,自然不会跟那些小门小户的人一样,只想着钻营终身,连提起这事儿来都这般自重躲避。”

黛玉:?感觉外祖母在内涵人啊。

果然贾母内涵过一句薛家之后,又转回来跟黛玉说:“但这里没有外人,只有咱们祖孙,我才跟你说些悄悄话。这话你父亲是男人,不好向你说的,而你母亲……”贾母老泪纵横:“你母亲要在,何用我替你愁这些。”

说起母亲,黛玉心中一软,就由着贾母说下去了。

外祖母的心思黛玉能猜到些,心里虽不喜欢,但她老人家要说就由着她吧,横竖自己听着也不应就是了。

贾母开始‘循循善诱’:“玉儿,你长在林家,家中亲眷单薄稀少,不知道那些大家子藏着掖着的事儿多着呢,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公子哥有的是!要是一朝定亲错了,那一辈子也就完了。”

黛玉低头转手帕,不抬头不接话。

不过女孩子说到这些事接话才奇怪,贾母只觉得果然我外孙女好教养,不似薛家到处跟人显摆金玉良缘,直奔宝二奶奶的位置而来,简直称得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贾母做了这么多年国公夫人,能让一个商家拿捏了?

哪怕本来还想考虑一二,叫薛家这么釜底抽薪的自作主张,也给她搞逆反了:但凡我活着一天,你这金玉良缘还想进门?做梦!

贾母就继续道:“唉,你入宫之事,我虽也觉得面上有光,但心里着实担忧。只看你元春姐姐就知道,宫里可不是这么好呆的。你的性情又不是那些善钻谋权变的,便是有了那皇子妃的体面,殊不知也是外头光鲜里头苦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