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页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大概就是为了生活、工作而奔波时,那把生命都浪费在路上的体验了。

像青阳这种城市还好一些,毕竟稍小一些。到了京城这样的超级大都市,很多人过着朝五晚九的生活,早晨五点起床去上班,坐上两三四五个小时的车,到达工作的单位,然后晚上再乘坐两三四五个小时的交通工具,回到自己的家,和妻子、儿女见上一面,洗洗刷刷就睡觉了。

有些人甚至戏称说,家就像是个旅馆,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反而没有在路上的时间长。

而现在,这些逃离了超级大都市,来到这种二线城市发展的学者、知识分子们,也开始感受这种痛苦了。

青阳大学的搬迁,虽然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但首先就割裂了很多人的生活,伤害了很多人的感情,产生了诸多的隐患。

好在,大学的教学任务还是比较少的,教授、讲师们大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但也有海量忙得发疯的科研狗,因为科研任务太紧,一个月、两个月都没有时间回来一次。

懒神科技自然可以买下大批房产,把他们旗下的人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但是整个青阳大学那么多的教职员工,就连懒神科技都没有这个能力将他们安置下来,当然,也没有这个义务。

而绝大部分的教职员工,其实也没有经济实力,在同样寸土寸金的东滨市,为自己安排一个全新的家。

他们只得不断来回奔波,感受着“地狱一般的十个小时”。

突然之间和自己的生活完全隔离,完全割裂,和自己的父母、亲人、儿女从朝夕相处,变成了节假日见面,这种感觉,本来就已经很痛苦了,更不要说为此而承受的额外生活与时间成本。

好在东滨市和青阳之间有了高铁,但高铁次数少,从车站到车站的时间,也很是折磨,计算下来,在路上的时间,一来一回,还得十个小时,依然是痛苦的折磨。

就在此时,一条信息通过青阳大学的内部系统,群发到了每个人的手机中。

“7月7日,青阳大学校际班车首发,今日起,所有青阳大学的教职员工、学生,皆可以凭借有效证件,享受每日两次,最多不超过四次的免费班车,班车首发仪式将在上午9:00于生物与医学研究所的广场举行,各位老师、同学有兴趣可以莅临参观。首班车将于9:10分准时发车。”

收到这个短信,尚方立刻就和自己的同事们在群里面热烈讨论了一番。

不过绝大多数的同事们却不怎么乐观。

“如果是校际班车的话,大概是大客车吧,你知道从青阳到东滨的高速公路有多堵吗?我估计五个小时都到不了,我倒宁愿买火车票,反正坐票也不贵!”这是现实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