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徐亚飞想都不想,拼命摇头。
当年他刚刚学化学时,老师就告诉他说,电池是个坑,千万别跳,谁跳谁死!
电池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原理非常简单,就是让电解液在正负极之间来回搬运电荷,就算是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
而电池发展,主要是在不断寻找不同的正负极材料,以及合适配比的电解液,什么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碳电池,都只是不同的正负极材料和不同的电解液。
但元素周期表里面,就那么多点的元素,能实验的几乎都试过了。
而现在最普及的锂电池,也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历史,研究电池的人数之不尽,却几乎没有什么突破,三十年的时间,锂电池的容量,仅仅是增加了一倍而已!
这是什么概念?
三十年的时间里,cu的芯片性能已经翻了好几个数量级,都快突破天际了。
其实,关于电池,各种论文层出不穷,各种理论也都有突破,什么锂空,什么锂水,什么燃料电池,然而真正能够走出实验室里,达到实用级别的就少之又少,而能够实用,更能够大规模工业制造的……
转来转去,还尼玛是锂电池!
而电池这种实验化学,有两个壁垒。
一个是实验室壁垒。
实验室里发论文,某某的电池,可以达到某某的性能。
但是在电池这种偶然性特别高的学科里,可能实验室制造了几十块电池,只有一块拥有突破天际的性能,然而还稍微一碰就会爆炸的……
所以论文总是天花乱坠,不断有各种新的理论,新的电池出现,动不动就增加一倍两倍十倍百倍的。
但是没用。
第二个壁垒,是生产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