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了想自己之前曾经用过的那些方法,忽然想到了一个,眼前一亮:“可以用画报!”
就像自己曾经做过的,在鞋摊上放锦泠商铺的广告牌,引导客人们往里面走。还有就是在小香港开店的时候,在门口放的促销信息。
她和大家一说,都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
“现在去做画报肯定来不及了。找个照相馆去拍照?不行,估计都来不及冲洗。”小齐还学会了举一反三,“可以这样,我们去订一块木牌,然后上面就用红纸标明一下低价量大从优这些信息,我在门口举牌子,应该是能招来一些客人的。”
他经过傍晚这一波之后发现客人们最敏感最关注的还是价格。
宋锦点头:“这个我看行。”
“那我上午先去办这个事儿。”
这个时候菜上来了,她连忙招呼:“大家先吃东西。我们第一次来参展,很多东西都没有考虑周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她还夸赞了小李:“小李也很细心,居然记得把那份《柳市日报》给带过来。”
这份《柳市日报》可派上了大用场。因为不是经过主办方认证的参展商,所以有很多客人对他们其实是抱有着怀疑的态度的——完全没有听说过的公司,自己付出去的可都是真正的钱,这万一遇到个骗子可怎么办?
这时候小李就拿出来了她带过来的这一份柳市日报,头版头条就登着宋锦的照片,文章里还还有对于锦玉公司的介绍。
“您看我们可不是什么没有来路的小公司,我们公司在我们当地也是登过报纸、受到过政府表扬的的。您可以打电话去问一下,我们公司也有电话,就在这儿,您看。或者,您也可以去柳市打听打听,柳市日报,可是我们那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