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说是祥议,其实就是皇上说,底下的听而已。

皇上的话文绉绉的,但内容却很直白:大清江山社稷传到他手上,他战战兢兢的统治了四十多年,不敢有一日疏忽。

储君的事情关乎国本,必须要慎之又慎,要是匆忙之间立为储君,日后又发现不合适要再废的话,大清又要元气大伤,如果还没废掉弄出个昏君来,那他就是千古罪人了。

所以储君是不能随便选一个的,几位皇子他还要多考虑,他以后有随时驾崩的心理想法,已经安排了妥当的准备,众人不必担忧,当奉公守法好好做官。

都说到「驾崩」了,自然没几个人敢在开口「逼迫」皇上一定要立储君。

既然是没几个人敢,那就说明有人敢开口。

庄亲王博果铎就开口了“臣敢问皇上,您的安排是什么?是留下一道密旨,还是别的?如果是密旨,留下的密旨又如何能保证是皇上真实的意愿。”

别人不敢问,庄亲王博果铎就敢!

反正……

他和皇上也就差明面上撕破脸皮了。

庄亲王博果铎的嫡福晋是察哈尔亲王阿布鼐之女察哈尔博尔济吉特氏,这么说可能大家不明白,这位察哈尔亲王阿布鼐是蒙古察哈尔可汗林丹汗与囊囊大福晋之遗腹子。

林丹汗可以说是当年大清入关前最大的敌人,皇太极当年就是击败了林丹汗才一统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