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种朝堂上隐藏着的「十三阿哥党」依然人数众多,大阿哥胤禔了就抱着「汗阿玛不认没关系,只要天底下所有的人认了胤祥是真命天子,那汗阿玛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的想法,来了一个舆论攻势——相面人张明德给胤祥相面了,说胤祥必大贵。

老实说大阿哥胤禔搞这事,站在云果这个重生者还有后世人马后炮的角度来说,非常愚蠢,蠢到天边去了。

但搁在这个时代,还真有操作空间。

仔细想想截止到现在大清历任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外,无论是皇太极、顺治还是当今这位,他们继承皇位的过程,都不是什么老皇帝临死前对着所有人指定他们继位,毫无半点问题,皇位稳得不行,而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各方面的势力争斗后权衡出来的,并且即便是登基为帝后,也不少了权王权臣的制衡。

要知道大清可是有自己特色政治机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简称「国议」。

这可是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搞出来的祖宗规矩,又经历了皇太极、顺治两朝。

到了皇上这里,当年他就是仗着有这个「国议」政策在,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塞到宗室权利阶层里,分化宗室那些老权王的权势。

以大阿哥胤禔现在明面上看上去的势力,这要是皇上驾崩后,他妥妥的是一个宗室权王,如果有脑子一些利用「国议」完全可以当半个皇帝,成为没有摄政王之名却有摄政王之实的权王。

所以说大阿哥胤禔对此非但没有觉得自己很蠢,反而觉得自己走了一步妙旗。

的确,如果底下的大臣和宗室都认可了十三阿哥胤祥是新帝,那么皇上也只能无能狂怒,无济于事。

大家都认可了,就代表着皇上连一兵一卒都没办法调动,圣旨更是连乾清宫都传不出去。

可惜,当今皇上不是一般皇上,他只是没有想到事情会怎么严重而已,而且实权兵权皇上还是牢牢的掌握在手里,并没有旁落他人。

另外了,大阿哥胤禔恐怕也没有想到,真心忠臣于他的人,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