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玉闻知此事,就猜到贾家所涉之事必不简单,此时封妃便是皇帝借以对公卿之家的暂时安抚,只怕待到秋后算账之时荣宁二府都不能独善其身。

思来想去嫣玉还是决定写信送回林家给贾敏,让贾敏也许能委婉劝贾家稍敛喜色,莫触了圣意。

穆莨告诉嫣玉,若说荣宁二府与文家相勾结,和江圻侯府相似也是因为一个女子。宁国府贾蓉已故的妻子秦氏,这位秦氏夫人却不是寻常人物,她和文氏、甄氏都有关系。

“秦氏?”嫣玉仔细回忆此人,却记得不甚清楚,只知是宁国府贾蓉的先妻,但在数年前就已亡故,不知如何又同如今的事情有关,“秦氏的养父是五品堂官,嫁进宁国府会很得长辈倚重喜爱。”

穆莨点头:“秦氏嫁进宁国府是一场交易,而交易的另一端是甄家。”

嫣玉认真听着,表示愿听其详。

“你可记得甄家的四女儿甄婧?后来还做了赵王侧妃的。”穆莨提起,嫣玉便点头:“是,我曾见过她。记得她初来到京城之时,她的容貌还曾引起热议,说······”顿了下才道,“说不愧是甄贵妃的侄女儿,当真是倾城美人。”

但甄婧的容貌更胜于甄贵妃,若是赵王登基为帝,也许甄婧即是第二个甄贵妃。

“其实甄婧并非甄家女儿,她是甄家从善义堂抱养回来的女子。”穆莨告诉嫣玉。

“没错,秦氏也是秦家从善义堂抱回来的女孩。”嫣玉点头。

嫣玉不甚记得秦氏的容颜,但记得也是一个颜色极佳的女子。而她在初次见到甄婧时就曾怀疑她并非甄家女,她与甄家姊妹无一处相似,便是甄老爷和甄太太也不像,就像是由另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