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多,但是一个七口之家,一年要消耗五六石粮食,这里就将近一两银子了。

普通的农民,一年都不一定能攒下二三两银子,少了一两,就可能有两人做不起衣裳,在冬天被冻死。

在百姓家,每一文都是很重要的。

四爷看了眼下面热火朝天的场景,“不着急,再等等。”

等什么?等那些商人们被刺激上头,到时再收割不迟。

这边下了决定,那边掌柜的立马执行。

于是第二天,百姓们就发现,新粮铺居然不再降价,而是维持在比其他粮铺多一文的价格。

百姓们纷纷不满,大声嚷嚷,“掌柜的,我们见你实诚,才一直等着你开门的,可你价格比其他家高,我们可就不买了。”

掌柜苦笑着连连鞠躬,“对不住,真的对不住,但价格真的不能再降了。你们也知道,我这粮食,那是从京城和江南运来的,路上的消耗就不是小数目,真的不能再降价了。你们别看我价格贵一文,但品质绝对比他们好,所以你们买回去绝对不会亏的。”

然而百姓们哪里会看什么品质不品质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是粮食,只要一样的斤两,那当然是越便宜越好。

当然了,如果价格一样,他们当然选品质好的,可这不是差一文嘛!

所以很多人就跑了,去了其他家粮铺买粮,但也有不死心的,央求着掌柜卖粮。

掌柜死咬着不答应,“真的卖不了,再降价,我是要亏本的。”

今天这一出,新粮铺一点粮食都没有卖出去,而其他粮铺,终于迎来了买家,喜得恨不得放鞭炮,同时暗暗祈祷,新粮铺那边不要再降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