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养活一家老小都困难,大部分家庭的家庭人口又多,口粮十分紧张,几乎没有多少剩余去额外开支孩子的读书费用,一块钱可能不算多,但是对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庄户人家来说,也是能买不少粗粮填饱肚子的。
加上让孩子读书,等于家里又少了一个劳动力,要知道四五岁的半大孩子要是参加劳动也能挣三四个工分,对于他们只想吃饱饭过日子的人家来说,读书怎么算都不划算,甚至看不见实际的经济效益,盘算几下,还不如让孩子在地里刨食更实在。
沈忠实也是犯了老大难,叭叭地抽着旱烟,“没辙,真没辙!”
沈柠左右想了想,“不如继续在知青点里挑几个品德兼优的青年来担任……”
“打住打住!出了一个陶思雨,大队里现在对那帮外来的年轻人特别不待见,可不能再用了,一个个油头滑脑,都不是干农活的料。”
“而且那个知青陶思雨也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的,升学率低不说,好些孩子都得继续再返回来上课,这都什么事啊,就算这次没出这事儿,我也得开了她。”
沈忠实原本对那帮知青就有不少意见,尤其都是城里下来的青年,打小没干过什么农活,干活的麻利程度自然不如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沈忠实就是觉得那帮人来这里就是添乱,跟社员争口粮,尤其是出了陶思雨这样品德败坏的女孩子,就更让沈忠实觉得知青们不学好,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再仔细想想,好像读那么多书也确实没啥用,吕倩倩读了书,不是也干出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吗?
沈柠一脸挫败,沈忠实又说:“罗铮他媳妇儿啊,我知道你是为了家里孩子的前途着想,实在不行就辛苦一点送孩子去隔壁大队读书吧!”
沈柠并不是光想着自己的孩子,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对读书重视起来,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落后和愚昧,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
她语气坚定地对沈忠实说道:“沈伯,学校关系着孩子的未来,牵系着咱们大队的命运,这学校必须要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