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呈上去,皇上心里必定会对本相多一份信任,这对左相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右相的意思小女明白,不将此事告诉顾承洪,并非小女私心。”她直呼顾承洪大名,也不顾及常震山的试探,直接坦言告诉他自己确实是跟顾承洪不合。
常震山一心为民,这话也是在试探她是不是因为跟顾承洪有私怨而选择隐瞒不报,连累了安城百姓的安危。
若是如此,常震山只怕根本不会再信她了。一个为了私欲yu可以草菅人命的人,他常震山不屑与之为伍。
“右相入仕多年,官拜右相,当知安城水患是困扰岳离国多年的大事,每次朝廷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依旧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右相可想过是何原因?”
常震山神色一动,并未回答,但心里明显已经有了答案。
顾挽倾替他说了出来:“朝廷腐败,官官相护。右相的折子递上去,朝廷发放更多的赈灾银两,但最后落到百姓手里的又有多少?”
听到她的话,常震山神色暗淡了下来。
她说得对,不仅是安城,各地只要有灾情,朝廷发放的赈灾银两总是不能如数落到百姓手中,有时候百姓能分到一点,就已经是上面的人发慈悲了。
他清楚的知道这一个问题,可是他根本没办法解决。皇上……也知道,可皇权要想稳固,就必须要默认这些问题的存在。
思及此,常震山忽然有些颓废:“至少递了折子,能让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轻松一点。”
“这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顾挽倾毫不犹豫的打破他的幻想。
其实她能理解常震山的想法。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见此,顾挽倾又道:“右相觉得,浮殇公子的所作所为如何?”
常震山看着她,等着她接下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