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惊喜莫名:“这么大的箱子啊,都是我的?”
弘历端着茶点头:“基本都是你的吧。”也只有弘昼给他开出了这么长的单子啊……
弘昼已经迫不及待打开了箱子。
里头用棉布分开包着许多玩器,什么铁铸的罗汉小人,水银灌出来的小动物,成套的用来行酒令的册子,甚至还有些一看就是西洋贡品的物件,黄铜望远镜,小船、小马车之类会动的小玩意。
弘历亲手从里面取了两个小匣子出来:“去的地方都不如京城繁华,也没什么好的奉给额娘和耿额娘,唯有唐县有一个专会打金钗的姓薛的匠人,据说手艺很好。”
宋嘉书打开红木匣子,里面是一对精巧的金钗和一对耳坠子。
耿氏的则是一只双股钗。她拿在手里对宋嘉书感慨:“都是养儿子,姐姐看看弘历的行事,再看看弘昼,只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她原本还有三分客气的意思,可看到只顾扒拉箱子,对自己的话充耳不闻的弘昼,这感慨就变成了真的:这孩子咋这么愁人哟。
宋嘉书取出一只钗来,拿着把镜直接插入鬓中,对弘历道:“额娘很喜欢。”
弘历也就笑起来。
弘昼此时已经基本翻了一遍,指着两个明显包装不同的匣子:“四哥,这是给三哥和七弟的?”
弘历点头:“三哥眼光高,我只怕我挑的他看不上,这是请阿玛身边一位清客相公帮着挑的一套湖笔,和一块砚。阿玛瞧过也说还能入眼。”
宋嘉书捧着茶杯:很好,这是为了堵三阿哥的嘴,免得他在弘历送的东西上做文章。
弘历指了另外一个大一些,颜色也鲜艳些的缠枝花纹盒子道:“这是给七弟买的些幼童玩意。并不贵重,只是内务府不大做的一些民间孩子的玩器。”
宋嘉书含笑:弘历倒也知道,送去东大院的东西基本就要不见天日了,索性不买贵重的——年氏护七阿哥如捧着易碎的明珠一般,外面的东西再不可能近七阿哥的跟前,只是弘历这个做哥哥的那么个意思罢了。
弘昼仍旧在箱子前面坐着呢,此时指着第二箱右侧的一小半:“四哥,这些可不是什么特产土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