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柳想想也觉得有理,随即点点头接着科普:“奴婢听人言,那小主似乎是姓王,是位汉人。”
一说到这,常慧就多少有些印象了,这人若是能平安跟着去紫禁城,估摸着就该是那颇受康熙宠爱的汉人密嫔。
康熙早年偏爱明艳动人那款,但到了中后期,就热衷于温柔小意的汉人妃嫔,她好像隐约记得,这一废太子就与密嫔孩子有关,但也忘记是从哪儿瞧来的,真实与否有待考证。
等王氏回了宫,后宫估摸着又该热闹起来了。
……
翌日,康熙召来扬州知府,常慧也没闲着,派人去扬州城偏僻之处瞧瞧,若是有穷苦人家,便买些粮食送去,银钱由她自己出。
秋冬对于穷苦人家十分难熬,若是再饿着肚子,真就是难上加难,虽然常慧让人送去的粮食称不上多,但总归还是有的。
在扬州城待了几日,康熙派人查探许多消息,深觉这番薯确实应大力全面推广,拟定好初步计划后,先交由扬州地方官小规模初施,等回了京城再商定其他事项。
离开扬州后,出行转为水路,众人乘沙船去往最苏州。
常慧晕船晕得厉害,一路上都是稀里糊涂,更别谈什么瞧瞧沿途风景,晕得她瞧见船都想吐,但到了苏州,心里惦念着太湖,还是跟着去了。
瞧过太湖美景,心中再恋恋不舍也得离开了,等踏入回京的路途时,天气都已入了冬。
天气一冷常慧就窝缩起来,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整日抱着个汤婆子过活。天气冷加上沿途赶路折腾,没几日,平妃和一个常在就发起了高热。
身为其中份位最高的人,常慧自然是少不了去现场监管慰问,谁知道这一来二去的,还把自己给传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