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页

叶平宇简单介绍了韩白玉几个人,专门把他们凸显出来,韩白玉等人的内心无比激动,也让高奇感到更加诧异,心想叶平宇为什么要重视几个来自创业园的创业者?难道今后就要依靠他们来发展全省的经济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最多是鼓舞他们一下,依靠这些入乳臭未干的年轻人们来发展经济,那只能是一个笑话。

叶平宇开始让大家发表意见,一开始发表意见的当然那些本身既是富豪又带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光环的成功企业家们,他们俨然是商界领袖,是地方的主人,讲起话来,铿锵有力,自信满满,他们的目光一直看向叶平宇,似乎在告诉叶平宇,他们讲的都是真理啊,都是正确的啊,期待着叶平宇对他们的肯定。

叶平宇坐在那里,认真地听着,不论是他们还是韩白玉等人,他都要认真地听取意见,一视同仁是他的理念,只要大家说的有道理,他都会予以重视的,不能因为这些成功企业家面子大便是认为他们说的正确,而忽视普通人的意见。

第1420章 人事上的商议

企业家座谈会召开的很成功,这不仅仅在于叶平宇把韩白玉等年轻的创业者叫了过来,而是在于,当他把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们叫来的时候,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发言,接一接地气,这是企业家座谈会成功召开的原因之一。

当然,韩白玉等人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但是由于叶平宇之前与他们见过面,所以也不是太紧张害怕,当叶平宇让他们开始发言的时候,他们便也是一脸自信地讲了起来。

高奇看到后,也是感到他几个年轻人讲的还比较不错,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了!

座谈会结束以后,叶平宇根据收集来的各方意见,以及包格烈与陈志诚等人作为智囊参谋的研究,经省长办公会研究以后,报到任可那里,再听一听任可的意见。

任可看了以后,感觉叶平宇这段时间的工作可以说尽了力了,他提出的大改革绝对不能只流于口号,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否则那就是吹牛了。

“平宇同志,你提的这些简政放权的清单很有实际意义啊,我们港东一定要走在改革的前列,只要这个意见一推出,我们港东的改革可以说又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任可看着叶平宇递过来的改革蓝本,十分高兴地说道。

叶平宇道:“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尤其是实地进行了调研,掌握到第一手资料,这样我们下发的意见就会更接地气一些,而不至于意见下发以后,各方怨声载道,效果适得其反。”

任可点了点头,看了叶平宇一眼,却是突然一笑道:“我听说你去了港州大学城的创业园,谁也没有通知,事后也没有知会他们?”

猛然间听到任可这样对他讲,叶平宇顿时一怔,接着便是笑道:“任书记,这个事情你是听谁说的?”

任可笑道:“朱全山过来跟我说了一下,说你到了创业园也不告诉他们一声,上次去坐地铁,他心里头其实就有意见了,说你不打招呼嘛,但是事后也是新闻播出来,他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你这次去了之后也没有放出新闻,他就觉得你这样是不是对他有意见啊!”

“这个朱全山!”叶平宇淡淡地吐出了这么一句,“我怎么会对他有意见,我去创业园没和他打招呼,是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与他打招呼,前呼后拥地调研,我是不赞成的,我们现在正在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我作为省长,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不能再和过去那样,搞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于创业园的事情,我正想着要他和杨为民谈一谈呢,创业园现在发展的不怎么样,有点形式主义了,下一步要好好解决一下这个事情。”

叶平宇从创业园回来以后,也是对创业园的具体情况又作了深入的了解,其实当初这个创业园并不是港州大学城的项目,但是朱全山和范江海两人为了政绩,硬是要求在建设大学城的同时抓好创业园的建设,说实在的这就是一个政绩工程,朱全山本来想等着范江海退休后接他的位子,但谁曾想范江海过早去世,他没能接上位,让叶平宇捷足先登当上了省长,这个创业园便是荒废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