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但是通过他在乡里的经历,他感到现在有一些干部不但没什么发展思路,而且还喜欢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成了官场老油子,对待群众脸难看事难办,这样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怎么能把工作做好?

这是一个方面,他觉得这个要写到报告里头,要想把东林县发展好,还是需要一些真心为百姓办事的干部,需要解放大家的思想,让大家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不能坐井观天,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显本事,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什么也不知道,只能等靠要,经济永远也发展不上去。

他原来知道草岭子乡是这个样子,但是当他跟着祝子船下去调研的时候,发现其他的乡镇也是这个样子,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桂启祥在这里施政,虽然作风强势,搞了一些东西,但是最根本的东西他没有改变,干部的思想他没有改变,干部的作风他也没有改变多少,整体的发展规划还是处于老一套,这让跟着平远朝见过世面的祝子船是非常不满意的。

现在平远朝上任市委书记以后,也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事情,整个清云市开始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他每天都要看清云日报,所以对市里的动向也是看得很清楚,现在要写调研报告,当然也要注意这一点。

叶平宇苦苦思索了三天,几乎觉也没睡,每天的晨练也停止了,引得林蕾打电话问他怎么没去公园跑步,他只好把实情跟她说了,让林蕾很是佩服,这工作劲头,领导就是不重用也不行啊!

终于考虑清楚之后,他才动笔去写,他首先把调研的情况和全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个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完原因之后,他就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有些就是祝子船的一些表态,然后就加了他一些个人的想法,反正这只是一个调研报告,并不是领导的讲话,夹杂他的一些私货,会让祝子船对他有一个新的认识。

报告整整写了有十页,其实像这种一般的报告也就三五页就可以了,但是写到最后越写越有灵感,也就越写越多,把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思想作风的转变,以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方法和思路,还有全县的整体发展规划,等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他的一些主张和看法,写完之后,便准备交到祝子船的手里。

第092章 欣赏

祝子船来到东林县之后,一直在考虑着下一步如何施政的问题,曾经作为平远朝的秘书,其发展思路和理念肯定有着平远朝的一些影子,不过他也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此时乡镇企业正在蓬勃发展着,而国有企业改革的事也开始动员起来。

不过,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建立,各方面事情很多,祝子船虽然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时间精力上不一定能顾得过来,此外,干部的思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的工作习惯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如果想让他们一下子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通过发展市场经济的手段来发展经济比较困难。

但他与桂启祥不同的是,杜启祥是属于那种老派的人物,性格比较强势,做事有板有眼,按照旧有的规则和工作方法来推动工作,而他则有着一种新派的思想存在,属于那种较为能顺应时势,认为建立市场经济机制,更能促进国家发展的官员之一。

因为有着这种情况的存在,祝子船准备一方面还是沿着原来的工作思路去开展工作,也就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适当鼓励发展私营企业,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解放干部的思想,利用几年的时间,让全县的干部思想活起来,为推动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叶平宇作为学习经济学的高材生,当然对市场经济的一些规则比较了解,在上大学时就研究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内容,对于姓私和姓公的争论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他没有出过国留过洋,但他作为一名农村出来的年轻人,看到一些吃饱之后被撑着的人们,非要争论姓私还是姓公的问题,他当时心里在想,真想让他们回农村生活个一年半载,让他们看看农村的人到底在想什么,农村的人千百年都在土地里刨食吃,吃饱的日子不多,无论是姓私还是姓公,他们唯一的要求是,什么时候能真正的吃饱饭?

从小也吃过苦,知道农村的情况,叶平宇就对这种争论嗤之以鼻,无论怎么样首先得吃上饭吧?老是抱着旧有的观念不放,还提不出什么好的发展思路来,非要在这里争来争去,有意思吗?还是伟人说的好,发展是硬道理,只要能发展,便是好路子,好办法,无论是姓私还是姓公。

有了这种想法,叶平宇的思想就有些超前,而一旦超前,就会让人感到可笑,和不可思议,如果他写完的这份调研报告,交到其他县领导的手中,那一定会让他拿回去修改,然后训他一顿,但是当他把这份调研报告交到祝子船的手中时,却是让他的眼睛一亮。

有些主张与他个人的见解不谋而合,而且思想确实比较超前,这让他对叶平宇更加刮目相看,原以为叶平宇呆在乡镇并没有多少见识,但现在看来超出他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