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元蓁明白,天道法则只能作为为人处世的底线,而不能当成行为的准则。
但是,元蓁也不会慷他人之慨,觉得海澜应该对那些想要伤害她的亲人以德报怨。
她未曾经历过海澜的苦楚,凭什么劝她大度?
所以,她只是提醒海澜,弑父的代价有多大,让海澜自己衡量一下,“父亲”这个存在的分量,到底值不值得搭上自己的前程。
想到这里,元蓁的脸色沉了下来,对君缨说:“你不能因为自己家人和睦亲密,就要求别人也和你一样,对亲情抱有极高的敬畏。
咱们来翁山的时候也不短了,翁山的情景如何,海澜和父兄的感情如何,你应该清楚?
扪心自问,若是你的父亲……”
“住口,我爹不会!”君缨脸色一变,猛然打断了她。
元蓁笑了,“你看,只是拿你的父亲做个比方,你都觉得是侮辱了令尊。可见在你心中,海氏的老家主,是不配为人父的。
前些日子你闭关写话本的时候,我与澜儿曾经说到过父慈子孝这句成语。连凡人都知道,父慈在前,子孝在后。你怎么还不如凡人明白呢?”
“我……我……”
一瞬间,君缨觉得心里乱糟糟的,理不出个头绪来。
理智告诉她,元蓁说得是对的,感情上却又不能认同
——我是多么渴望父母健在,让我能继续承欢膝下,哪怕只有一时一刻,也感激不尽。你的父亲明明还在,为何不感激,反而想要他死呢?
元蓁叹了一声,说:“人与人本就不可一概而论,道德这两个字,你只能拿来要求和规范自己,不能去约束别人。规范自己的是圣,约束别人的是魔。”
最后这句,犹如当头棒喝,一下子就把君缨给打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