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他们这就去拟旨,请周王王驾还京!

三位老先生以为今日的刺激够了,正要退回去拟旨,圣上却又添了一句:“若只一道圣旨便把周王调回,未免不够郑重,还该选个身份贵重的使者迎他回京。”

身份贵重的使者好办,这种事一向是从宗室或勋臣中选人的,京里最不缺的便是这两种人。不过周王去汉中时舟车劳顿,听说是吃了不少苦,若选太年长的使者只怕对方路上生病,反添麻烦,年少的又怕他们照料不好周王一家……

好在吕首辅辅政多年,对京里人物了如指掌,能在眨眼之间筛出最合适的人物:眼下京里就有一位身为周王姻亲,又刚在西北立下数桩劝降大功的佥都御史桓凌。他年纪又轻,身体好,擅骑马,由他去迎接周王不特知份合适,路上也不会耽搁工夫。

还有一点巧合,就是这位桓御史还是他首辅的门生,吕大人内举不避亲,一下子就想到他身上了。

天子听到这个“桓”字,也不禁点了点头,笑道:“吕先生推荐的人岂有不好的?只是朕记得桓凌现在只是佥都御史,身上不曾有爵位?”

吕首辅低头应道:“他虽曾随周王殿下巡察九边军务,又出关招抚,却一直是以督察风宪的身份,如何能如真正的将帅一般论爵呢。”

圣上若嫌他身无爵位,要另选别人,他们就只得去请宗人府安排了。

幸而新泰帝原也不想让别人迎周王回来,只摇了摇头,轻描淡写地宣了另一道动人心魄的旨意:“本朝的确少给文官授勋,不过太子的妻兄岂有无爵的?这两天辛苦几位先生,便先宣立储之事,将桓凌应加的爵位与他的战功并在一起议一议吧。”

第279章

立储是国家大事,虽然周王年居最长, 温厚贤德, 入主东宫可谓人心所向, 但不可如此匆促地召告天下,更不该简简单单一道召旨就在陕西封了。

天子之意, 是要将周王接回京来,再诏告四方,行立储大典。之后将国事托付周王, 他便可安心往泰山封禅, 回京以后也由太子分担些政务, 自己少劳心国事,享享含饴弄孙之乐。

既然尚未正式立储, 桓凌的封爵也暂不以太子妃兄长的名义, 依军功加封便是。待周王还京, 立储封妃之时, 再由礼部给他家人一并加爵位、虚衔。

三位阁老领会了陛下的意思,便退回内阁商议拟旨之事。张、李两位阁老入座后便向吕阁老拱手道贺, 先贺国本终于要定下, 再贺他这学生得以军功封爵——

虽然本朝因着太祖是北方汉人世侯出身, 染了些外族习气, 向以世家之女充宫闱, 并不抑制外戚,可在封爵时,以外戚身份得的爵位却有诰无券, 不能世袭,比以军功论爵的低了一等。桓凌这回托了周王的福,能以军功封爵,来日前程眼见更广阔些。

不过他也没有亲子,那爵位世袭不世袭的倒不算太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