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涉及到收益的事情,好莱坞的各大公司做起来的动作都相当快,华纳兄弟和dc漫画采用了墨菲的建议,调动旗下的各种资源,以互联网作为基地,在攻击惊奇作品的同时,也进行一些别出心裁的自黑,以便引发dc粉丝的愤慨。
“《钢铁之躯》,这是我看过技术水平最高的大烂片!”
一位知名博主发表的一篇攻击《钢铁之躯》的文章,迅速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
“这部影片上映后,在idb上获得了超高的用户评分,堪称是超级英雄电影问世以来的之最,但idb的评分一开始都是粉丝去占座才会刷高分的,所以拿这个吹嘘《钢铁之躯》没有任何意义。”
“说实话,看到《钢铁之躯》首映评价那么高,我作为粉丝也很高兴,但是别忘了《蜘蛛侠3》和《怪物史莱克3》,前几周首映的时候也是好评如潮,没一个差评的,各自都吹这是史上最好的暑期档电影,结果最后都成了羞耻y。”
“首映看的大多是粉丝,刷好评其实很正常,真正的路人口碑还要依靠漫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居然大众为这点事撕的不可开交,搞不懂为何一定要在尚未看片之前,就让媒体来为你决定即将是喜欢还是讨厌这部电影?所谓媒体评价只是一个风向标,无论分数多高,都会有水份,换句话说真正决定片子是否优秀最终还是观影者自己,不要被任何外界因素去影响自己对于影片好坏的基本判断力。”
“没有营养的剧情和重复单调的爆炸已经成了《钢铁之躯》的代名词,所以在这里我要先恭喜墨菲·斯坦顿成为比迈克尔·贝更可怕的破坏狂,全片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是cg特效展示和‘绚烂’的打斗,长镜头内多次变焦,原以为墨菲·斯坦顿为该片融入一些多元化价值观以提供一些深度,没想到好几个可发挥的命题上仅仅浅尝辄止,然后造就了他最差的一部影片。”
这是墨菲为华纳兄弟和dc漫画精心策划的互联网营销事件,当然不会让这样一篇差评孤立存在,凡是有这篇评论出现的地方,大多都跟着反驳的意见。
“打斗场景牛逼到不行了,力量感十足,镜头也很棒,打击感超强,特别是眼睛发射线的几个场景,很有破坏力。有好多个镜头,直接截屏表现力应该比宣传图还赞!单单看这些个打斗镜头就值回票价了!”
“超暴力啊!各种建筑物破坏,看得我心痛啊,整个大都会被弄成废墟了,超人和神奇女侠打斗起来很放肆啊,但是也表现了敌人对地球的威胁巨大,有那种不惜任何代价的决心真的燃爆了。”
“超人制服很棒,质感很细腻,感觉以前的制服太廉价了,这回的是高级品,女侠的战甲也霸气十足,实在帅气拉风。”
既然是继续引发双方的争端,反驳当中当然还会加上一些所谓的“惊奇粉丝”的言论。
“剧情拖沓,节奏、剪辑都很糟糕,画面暗乎乎的看不清楚,打架冗长无趣,还尿点多。”
还有路人观众的看法。
“超高速打斗,上天遁地,嗖嗖嗖砰砰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即使烂也比惊奇超级英雄电影的幼稚作品要强吧。”
这种制造争议的宣传方式,更适合互联网,除了互联网,华纳兄弟当然也不会放过传统媒体,而在传统媒体上面,则是以吹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