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公映后,势必会有人指责影片的道德含量不高,除了毫无意义的影像和缺乏内涵的故事情节之外,电影似乎没有说明什么,崇尚暴力?要知道就连蜘蛛侠也意味深长的告诉全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世界是需要英雄的,而英雄也是需要信仰的。
在《罪恶之城》里边几乎没有英雄。
马弗为了一个妓女舍生入死,哈迪为了深爱的女孩射穿自己的脑袋——影片在近乎完全脱离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用最基本的人物感情,甚至是肉欲来维持主观上的正义,这在现实世界的道德观中是不可取的。
正是由于自身遭受过这些非议,汤姆·克鲁斯才会想到这方面,他过往的作品还不是这样?总是被一些道德人士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面,抨击成只会耍帅和卖弄脸蛋的暴力垃圾。
所以问题不是看完以后学到了什么,道德层面上受到什么启发,而是“享受”了什么!
想到这里,汤姆·克鲁斯嘴角挂上一丝讥讽,去他x的那些永远站在制高点上的道德人士!
这部影片让他得到享受,这就足够了,表现在画面上,就是超酷的造型,夸张的表情和类似高速慢镜呈现的动作画面,像这样的cult片,它并非像朋克音乐一般歇斯底里的暴力咆哮,也不似如荒诞文学里用想象世界对现实的嘲笑。
《罪恶之城》在这一点可谓表现完美——尽量忠实原漫画的造型,把画面框架般上银幕,再用设计更加精妙的动作镜头和血腥场景带来视觉冲击,辅以出色的特技和背景音乐,变本加厉的表现暴力来满足天生本狂的人性。
喜欢这种类似的观众怎能不欣喜若狂?
“电影贯穿了三个男人的旁白,当他们杀人的时候,鲜血沾满了双手的时候,或者平静或者迷茫或者沉痛的声音里头,始终都没有忘记那个曾经让他们活得象个人的女人。”
坐在艾维·尼沃的身边,紫衣·章久久无法摆脱电影带来的冲击,到现在她都难以相信,自己参与的这部影片,最后成片竟然是这种效果!
她对《罪恶之城》的期待,几乎类似于对这个春天干涸的北美票房榜上第一场雨的盼望。虽然知道墨菲·斯坦顿这个导演和年初制造《杀死比尔》的昆汀·塔伦蒂诺一样,醉心于出产cult电影;而早早现身影院和电视广告的预告片里面,黑白影像的另类和人物的狂放被放大到了极致,也让她明白,这又是一部风格先行的电影。
然而事实证明,墨菲·斯坦顿做出的成片,比想象的还要风格化,风格大胆的影像固然带来了观影时的巨大冲击力,更让她胆寒的是这场如期而至的雨水黑色的带着浓烈的腥气。当她被影片中不遮挡的暴力传达出的寒意感到战栗不已的时候,《罪恶之城》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创造性的影像体验,还在于一种疯狂暴力下虚伪道德标准的幻灭。
罪恶之城,天空永恒黑暗,飞雪的降临无法遮盖污水四溢的街道。
残酷吗?电影甚至不想给她哪怕一次深呼吸喘口气的机会。
即便有漫画作为参照,对于她来说,这种效果仍然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