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页

张开手中的纸条又看了一眼,盖尔·加朵还是有些迟疑,好一会儿后,才说道,“去,为什么不去。”

就当是去看场电影好了。

跟所有的即将上映的影片一样,《罪恶之城》在正式进入北美院线之前,也会举行试映会,参与试映会的人主要是相关媒体记者、影评人、院线方代表和极少数的观众。

这是好莱坞的惯例,一般情况下,影片只要不是太差,都能获得比较好的试映口碑,可以让发行方继续为影片宣传造势。

如果影片实在太差,差评也难以避免,虽然差评肯定会影响到上映后的票房,但也不完全是坏事,制作方和发行方也可以根据试映的口碑,及时改进,避免影片彻底失败。

当然,试映口碑只是一小撮人的反应,未必能代表更为广泛的观众,北美放映历史上,试映口碑爆棚,上映票房扑街的影片绝对不在少数;试映口碑较差,却能票房大卖的影片,也不是两只手就能数过来的。

总之,试映口碑只是一个风向标般的参考数据。

在影片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真正能决定上映后票房数字的,还是米拉麦克斯对《罪恶之城》的宣传营销。

对这样一部影片来说,1500万美元的北美宣传营销费用相当充足,在先后利用多个渠道制造话题之后,米拉麦克斯又一次瞄准了墨菲这个导演。

原因很简单,《电锯惊魂》结束了所有卖出版权的海外地区的放映,海外票房也突破了六千万美元大关,这样影片的全球票房数字也顺利冲过一亿美元的关卡,墨菲也跨入了全球票房亿元俱乐部的行列。

好莱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导演,一生都跨不过这道坎。

这也成为米拉麦克斯可以拿来宣传的资本。

还有,《恐怖星球》的海外放映虽然没有结束,但也拿到了近五千万美元的票房,这部影片的全球票房相加超过八千万美元,市场成绩同样出色。

于是,《电锯惊魂》和《恐怖星球》导演墨菲·斯坦顿的最新力作,也出现在了《罪恶之城》最新的宣传海报上面。

不管怎么说,连续执导过三部影片之后,墨菲也有了自己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一部分cult影迷群体中,还相当受欢迎。

这些影迷跟《罪恶之城》的漫画迷一样,也是这部影片的基本观众群体。